《失控的正向思考》分為八章:
第一章:微笑面對人生,否則死路一條:癌症的光明面
第二章:奇斯幻想的年代
第三章:美國樂觀主義的黑暗根源
第四章:讓人生意興隆的激勵產業
第五章:神要世人大富大貴
第六章:正向心理學:快樂學
第七章:正向思考如何破壞經濟
第八章:關於後正向思考的一點補充
作者是美國人,寫的也是美國的景況,但是全球化的世界,對於其他地方影響深遠不一,其實這本書也挺可以用來借鏡台灣。文章前言開頭說『美國人是「正向」的民族』,保持「正向」在很多方面都益處多多,但如果過於樂觀又是另一回事了,作者提出「正向態度並不能真切反映我們的狀態或心靈,他只是一種意識形態,是我們解讀世界的方法」
第一章她以她罹患乳癌所觀察到的狀態為例,她瀏覽網站時,並非所有的人都是用驚恐的心情看待,相反地正確的態度應該要開心,甚至有人覺得要熱切的渴望乳癌。而印有粉紅色的商品五花八門比比皆是,甚至還有玩具熊,把病患當成小孩。另外乳癌市場的女性色彩過度強烈,譬如化妝品和珠寶特別多;另外也有很多人認為癌症與情緒有關,有期刊指出心理治療與支持團體或許能提振精神但無助於戰勝癌症。最後她為親身經歷觀察的乳癌下了個結論:這股意識形態,它竟然鼓勵我們去否定現實,欣然接受不幸,甚至遭遇災難時只能怪罪自己。
往後的篇章她有追溯到底引領過度的正向思考的來源先驅是昆比,以及愛迪又加以發揚光大。先是批評《秘密》、《吸引力法則》、《是誰搬走我的乳酪》等一些暢銷大賣的書,儘管人人讀過後抱持著信念,美國的貧窮線卻是上修到25%,其實是無用的。但大部分人遇到失業低潮時,反而更會接觸這方面的激勵教練或是他們販售的周邊商品、書、DVD、CD之類的,完全是惡性循環。而以往只影響個人層面也擴大到公司、教會,公司裁員反而雇用激勵教練,要員工保持正向思考努力工作。教會牧師也鼓勵大家沒錢也可以盲目買房,使得信眾後來成為次貸風暴的受害者。就連學界正向心理學也流行起來,各大學紛紛開設課程,但實際效用卻不彰顯;她也分析史達林主義跟樂觀主義也有十分相似之處。
裡面提到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玩笑》(The Joke)中,有個角色寄了張明信片,上頭寫著這麼一行字:「樂觀是民族的鴉片。」讓我聯想到中國藝術家回顧描繪文革、紅衛兵幾乎都是張口大笑,沒人敢用哭臉表示。
感覺作者真的是有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來戳破這失控的正向思考,敲響警鐘了,但不知道能聽進去的人又有多少,大眾還是很信這一套。不過能喚醒一個是一個,也功能無量了,我自己對這本書看得也挺震撼及驚醒的。
PS,近來發現鏗鏘有力的人文評論書的書評往往來自盧郁佳之手,南方朔和楊照宰制這類書市評論的榮景似乎不再。
++++++++++++++++++++++++++++
格內相關: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從CPTSD認識療癒自我
++++++++++++++++++++++++++++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新版)
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
定價400元
作者: 芭芭拉‧艾倫瑞克
原文作者: Barbara Ehrenreich
譯者: 高紫文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