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傅素春《我想我吃冰淇淋會好》:平易近人富有女性意識的詩集

作者傅素春兼顧多重身分是詩人、是學者、是妻子、是媽媽


有些象徵摸不著頭腦,讀者可以自由想像,但不一定能猜得到詩人的新詩描繪的真正用意,但敘事能力高明,詩的節奏流動很順暢。也有些較為具象的詩明瞭易懂,甚至有些詩還在後面有說明序文。裡面更有好幾首出色的詩跟身為女性的身分有關。


翻到目錄頁,除了兩篇推薦序外,自序的篇名也很有趣:中年有病

內容分為四輯,將相關性高而不是照寫作時間來分:

輯一---中年有病

輯二---我想我吃冰淇淋會好

輯三---後/後青春期,牢騷

輯四---致,無魂有新的無名氏

輯五---勞動記事


較為容易理解如

〈穿反〉

洗脫的縫線

彼時新年願望的尾巴懸疑在那

在遠方國度製造的洗滌標誌

多國發音無人理會

只有洗衣機用制式洗劑標準流程

渡化

遮掩的舊年有些部分幸運的被煙火

遮掩

有些,匆忙中來不及改口

...頁71

(幾乎是看過就能完全理解)


〈冷氣團〉

在冷氣團來襲的這幾天

氣溫是驟降的

更糟糕的事

我患上了某種閱讀障礙

甚至完全用另一種透明的心

硬生生了解了

「作者已死」

(有時候相信自己死掉真的比較好)

否則

就會像我一樣太愛計較

太多心

還好Google總是安慰我

其實他們只是一模一樣罷了

這個創意限量的時代能撞衫也是難得的巧合


在冷氣團來襲的這幾天

新陳代謝也是驟降的

更糟糕的事

我患上了某種飢餓症

甚至憑空長出好多個胃

吐哺著酸液詮釋了

「解構主義」

(有時候相信自己去中心真的比較好)

否則

就會像我一樣太貪吃

太挑嘴

選好咖啡總是苦等我

其實他們只是過瘦罷了

這個創意氾濫的年代

紙片人也足以代表紙短情長的時尚


在冷氣團來襲的這幾天

空洞的電腦也是空洞的

而更空洞的事

我患上了某種癡呆症

甚至根本用一個空洞的記憶

重新裝飾了「教育目標」

(有時候相信自己沒有目標真的比較好)

否則

就會像我一樣太空洞

太空,洞

還好講台總是太空洞得像個十足的洞

他們只是地球人罷了

連這個月球都可以移民的年代

有去無回才是契約的真諦


在冷氣團來襲的這幾天

我足足胖了21克?

...頁86

(太空洞那段略顯鬆散,但似乎正是詩人最適合的節奏能傳達最豐滿的訊息)

...頁132



<洗頭季>

躺在salon的椅子

仰泳的魚

雙腿合攏垂下,尾鰭和水流的拍打混聲

拍打 浮出水際的一顆頭顱

拍打

皮削增生的醒世姻緣--

頭皮很癢無法思考的冬天

把頭交給一個陌生人的必要。

「水溫還可以嗎?」

只有陌生人會這樣禮貌又毫不留情的刮除

那些令人騷動的片段

用指甲,刮。

「還有哪裡需要加強」

陌生人不會讀我的詩

禮貌優雅是沙龍的必備品

聽說誠實也是


浮出頭顱打造泡沫

伴隨著搓揉按捏

慢慢成形的雲朵等待

負心人,徒手把頭髮一一耙過

將泡沫一朵一朵的堆成丘陵

真心話說給負心人聽之必要

「幫你沖水。」

只有負心人會在冬天關掉海面上的螺旋槳

沉默航行

小心翼翼的讓一切不若事情冷涼

「今天的潤絲是一則童話氣味的故事」

過多潤澤的情節流入城市的下水道隱匿無蹤

很壞的會被另一種香味的情節取代

事實上,大鼻子安徒生的愛情並不順遂

於是哥本哈根的港口為仰式作夢

銘誌


每一次慎重交付減去永恆

趨近於零

差額是神聖棲身之所


兩面玻璃窗落地街角的salon

像一個水族箱

迷人且熱愛經營話題的女主人

不久之前已不再悉心挑選頭顱

「當你吹乾。今天要吹怎樣?」

乾燥是記憶保存的古老配方

避免相混

便於長時間攜帶,充作乾糧

不餓的時候吃掉

「吹乾就好」

頭皮乾爽提升了口感

天生沒有聲音的種族回復以雙足步行

用頭髮默默交換寡言的讀者

雖然交換匕首比較聳動--

可以刺穿 刮肉的效果也比較好

但我沒有。

潤絲之後,我覺得身體也乾淨如一儒艮

不會是人魚公主

負心王子應如此多愁敏感

且和陌生人一樣不讀我的詩

他會在冬日的行人道緊緊牽著我的手

防止跌倒

看我吹出一個一個泡泡

從凹陷的橢圓裡浮升

橢圓慢慢變圓

浮升

最後破掉

我是一隻潤絲後乾淨的儒艮

故事,留給老花眼的彼此

「吹乾就好」

...頁132


(用女性的日常生活入詩,也挺特別的,整本書即有不少的詩篇,有別於大多詩人唱高調居多。而這首詩的末段也很溫馨放閃) 


+++++++++++++++++++++++++
格內相關: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在黝脈咖啡 偶遇【台灣本土文化書局】老闆,相談甚歡

接續舊文2005年舊文<不捨 台灣本土文化書店>(都已經是15年前了!!),那時顯得搖搖欲墜,回台中後每次白天經過都沒看到開門,以為已經休業了。不料今天在有脈賣咖啡聊到貓話題時,不小心看到背景是書架,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台灣本土文化書局】的老闆,我跟她15年前應該有一面之緣,不過那時沒深聊,而重新裝修整裝再出發的2009年,我在台北也沒參與到。而現在依舊還是開著的,只不過是從傍晚開到晚上十點左右,時間上有些彈性。她也遇到書店的瓶頸期,網路資訊沒那麼發達的年代,年輕時呆坐八小時,儘管客人不多或沒客人,看看書就度過了,現在外面吸引人的文藝活動這麼多,有時還撞期,心裡就蠢蠢欲動,會去參加。連帶書店營業時間也會受到影響。(老闆真的是老文青)。


一開始我先瀏覽書店看有什麼寶,確實絕版書珍本書已經被客人買得差不多了,不像大學時期初次拜訪的時候的風貌,不過後來整頓過後她依舊有進新書填滿書架,還是頗具規模,喜歡台灣本土文化的朋友們,還是值得來瞧一瞧,無論是文學、歷史、政治、藝術、台語文...等台灣文史哲相關書籍、影音商品,都有一定份量,還是值得來瞧一瞧,支持一下這家老牌的獨立書店。


一開始是邊看邊聊,瀏覽全店後,我們就繞著書籍天南地北地聊代購、掮客、不肖業務員、日本客人、中國客人、網路書店、實體書店的困境。從咖啡廳七點聊到書店內聊到晚上十點多,欲罷不能,不過還是得回家休息。


今天算是交到一位很聊得來的朋友,知道目前還在後,未來也會不定期來拜訪。


PS.店內養了三隻貓,貓奴也可去拜訪

++++++++++++++++++++++++++++++

格內相關:

不捨 台灣本土文化書

++++++++++++++++++++++++++++++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地址: 400台中市中區三民路三段49

營業時間:傍晚到晚上10點左右

(如需提早可預約)

電話: 04-2222 4160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岩井俊二《最後的情書 last letter》淬鍊過後的浪漫

不得不說身為岩井俊二迷,近期的電影我看得不多。而且反映在市場上似乎也不太亮眼,不像以往《情書》、《花與愛麗絲》、<四月物語>,那種單單純純的愛,以《最後的情書》來說,岩井俊二浪漫依舊,但也世故多了,有些笑點老梗感覺有些多餘,作家頻頻被要求簽名,是必要的橋段嗎?每每中斷觀影情緒,還是這是大叔梗。

劇情描述裕里(松隆子 飾)的姊姊未咲淒涼過世,但卻在服喪過後收到一張同學會明信片,裕里深思後決定出席告知大家姊姊過世的消息,但在會場還沒說出口時,就被誤認為未咲,甚至還上台發表感言,她發現小時候暗戀的對象小說家鏡史郎(福山雅治 飾)也有出席,心理砰砰跳,為了避免更尷尬的場面她先行離席,沒想到鏡史郎也尾隨而來,詢問近況。回到家一陣子之後,裕里按捺不住當年的暗戀知情,假裝姊姊寫信給鏡史郎,卻不附上地址。鏡史郎收到信後,翻找畢業紀念冊將回信寄回未咲老家試試看,卻被未咲和裕里的女兒(廣瀨鈴與森七菜)收到,兩個小女孩也假扮起未咲跟鏡史郎通信起來,過去的浪漫與回憶交織就此展開...

岩井俊二早期的電影多用新人演員,卻能指導得相當自然又很有靈性(情書新人老經驗各半)。這部片卻完全相反,幾乎每個重要角色都是頗有經驗的演員,譬如說松隆子、福山雅治、廣瀨鈴、神木隆之介、豐川悅司、中山美穗...等。這部電影也讓豐川悅司、中山美穗CP重新結成,是種驚喜也是懷念。廣瀨鈴已經是當紅的一線年輕女星了,相對的森七菜雖然沒什麼名氣但在裡面也很討人喜歡,這也是導演向來擅長讓新人女星發光發熱的獨門絕活。松隆子和福山雅治在片中的戲份雖然很重,但情感幽幽微微,不是顯揚在外的那種,較難發揮演技或爆發力,有些可惜。儘管岩井俊二的片向來就是浪漫為主,不是灑狗血那種,但還是覺得這部略為鬆散,情感流動有點四溢亂竄,不像過往純粹。

另外,也覺得這部片的攝影有點普通,不像過世好一段時間的搭檔攝影師筱田升,運用逆光拍攝光影近乎完美,總覺得少了他,岩井俊二的電影就少了那麼一個關鍵一味。

                     

或許導演年紀漸長,對於過往一般把他歸於亞洲浪漫教主(尤其是情書),影響了一整代的人,甚至先前在台灣重映,也破了重映的票房紀錄。看事物的角度也不再,審美觀、對於電影的追求都有所修正,一般還沉浸於過往他的純粹浪漫情懷的電影,或許會有所適應不良,但依舊是不錯的電影,希望導演能繼續拍出好片來。




+++++++++++++++++++

格內相關:

市川崑物語 Filmful Life:岩井俊二的電影啟蒙

+++++++++++++++++++

最後的情書 last letter

導演: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編劇: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演員:

松隆子 Takako Matsu  ............裕里

福山雅治 Masaharu Fukuyama  ............裕里的初戀情人

廣瀨鈴 Suzu Hirose

神木隆之介 Ryunosuke Kamiki

庵野秀明 Hideaki Anno

森七菜 Nana Mori

水越惠子

中山美穗 Miho Nakayama

豐川悅司 Etsushi Toyokawa

影片年份:2020

出品國:Japan

出品:

發行商:双喜電影

語言:Japanese

色彩:color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28日間的溫度- 陳冠如個展 在小路映畫:女性的奧秘

                          

從樓梯上去走進二樓的展覽場地,剛好左右空間一分為二,代表排卵期前和排卵期後。陳冠如每天記錄自己體溫等身體變化,隨手用蠟筆畫下當下的感覺,然後再用刺繡來呈現藝術品,所以展覽名才會叫做28日間的溫度。


橫看成嶺側成峰,作品本身介於具象和抽象間,給人多種遐想,有時覺得是男女私密處,有時又覺得像是山林,其實只要心中認定就是對的,藝術家也沒有想要給人一個固定的框架。


實在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展,給人既私密又神祕的感覺,尤其大推給女性朋友們。



























+++++++++++++++++++++++
格內相關:
+++++++++++++++++++++++

展覽藝術家介紹︱

陳冠如/1995

粉專:@ruu.kooo

Instagram : @ru.koo

刺繡與複合媒材創作

 


本檔創作理念︱
28日間的溫度」可說是當下的我所面臨的感受。我想用困境這個字,但又感覺更像身體生心理的某區塊;我自己在於那,觀察著自己並替自己寫下一些文字來認識自己。

我一直以來的作品都像是一種紀錄。不論是作品最後的畫面或是創作的歷程,都像在對自己進行不斷重新的整頓 。在日子中發生的情緒總會坦實映照在心理,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消化及代謝,但就像身體的養分一樣不會全然消失,而是轉換成某種形式繼續依附在我體內,進而與我共同面對下一個「感受」。

28日間的溫度」會誕生,最一開始是來自「她們的28天」一個我常設於社群網站的展覽。這策劃來自我試圖觀察女性,探索她們在這一個看似會在體內進行週期循環的日子裡,她們有時可愛有時無法理解的行為、以及常常讓人捉摸不定的思緒:有時憤世、有時楚楚可憐卻帶著某種堅韌與偉大。透過這樣的觀察如同窺探,記錄自己的女性家人或是朋友,她們在不同溫度的時候所看見的人生風景是什麼模樣?

天氣的溫度總在些微的變化之下,潛移默化地讓我們的身體適應了四季的溫度。但身體的溫度卻常常隨著情緒有了不可臆測的高低起伏之轉變。有時讓人情緒高漲,有時讓人萎靡不振。為了想更理解自己那些體溫變化所帶來的情緒影響,並試圖排解,於是再次創作出了這一系列。

這些紀錄究竟有沒有出口?又或是得到一個正解?又或最後情況也不一定明朗。但這樣很好,這是我努力想理解自己的歷程,也或許,在你觀看我這樣的歷程裡,也會找到與自身情緒起伏的共鳴又或者關聯性。

 

 

展覽日期︱2020/10/10(六)-11/01(日)

參觀時間︱週三至週六:14:00-19:00︱週日13:30-17:30︱週一二為公定休展日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王柏融在日職到底怎麼了?(baseball)

                                          (記者陳志曲攝)

從王柏融旅日開始,看了這兩年日職,尤其是火腿隊,起先柏融大王還能站穩先發陣容,打擊率也不差,三成左右,還常上英雄榜頒獎台,後來開始不適、受傷被下放二軍。今天雖然春訓打得好,但正式一開始的打擊率真的蠻慘的,印象中最慘時一成不到,也是淪落到下放二軍的命運,偏偏在二軍又殺紅了眼,打擊率居然是誇張的六七成,後來又被拉上一軍,雖然只是當有一搭沒一搭的替補選手或代打,但也有全壘打、打點進帳,儘管不穩定出賽,打擊率也漸漸回升到二成左右,可是近期手感正好時,球團又說因為手痛下放二軍。也不知是真是假,柏融大王怎麼到了日職就變成好像玻璃人,是水土不服的關係嗎?是球團保護過當的關係嗎?又是以前在台灣有傷硬撐,到了日職強度更強,舊傷復發?又或是心理因素在作祟,是否該求教於心理師?實在引人好多遐想。


因為柏融的關係,認識火腿對許多優秀的選手,似乎也不比柏融差,他是洋將助拳人,大家對他的期待更高,有著對一般選手更嚴格的標準,心底話發了一堆,希望他能早日康復,回到一軍,恢復在中職當年四割男大殺四方,30、30、30的恐怖紀錄,讓日本人了解台灣也能出產好打者,不然像現在這樣,真的很令人擔憂未來的前景。

++++++++++++++++

格內相關:

石川佳純粉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你不可錯過的范海倫經典歌曲Best Songs Of Van Halen,以及R.I.P.艾迪范海倫"Eddie" van Halen

艾迪·范海倫("Eddie" van Halen1955126日-2020106日) 是一位荷蘭裔美國吉他手、鍵盤樂手、作曲家和聲歌手音樂製作人,搖滾樂團范海倫的主音吉他手和創始人之一也是主要的創作者。Allmusic稱范海倫「毫無疑問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最有獨創性和最有天賦的搖滾吉他手之一」。更在《Guitar World吉他世界》雜誌被讀者票選為百大最偉大吉他手之首,他將「點弦」技巧發揚光大,成為代表性人物,也影響後來的吉他手;也曾在極短時間的交流後,跨刀為已故「流行樂之王」麥可傑克遜的傳世經典《Beat It》貢獻精采的吉他獨奏。

(老時也不減風采)


他出生於1955年,父親是爵士鋼琴家、單簧管、薩克斯風手,母親有著印歐血統,1955年出生在荷蘭,1962年全家搬至美國。兄弟們六歲就學彈鋼琴,曾在Long Beach City College贏得鋼琴比賽冠軍,但更著迷於搖滾樂。小時候本來哥哥買吉他,他買了鼓組,但後來聽過哥哥打過The SurfarisWipe Out一段獨奏後,他決定開始學吉他,而且彈個不停,閉門苦練(或是「樂」練)他在四年級時就與哥哥和三個男孩組了個團叫The Broken Combs,那時他第一次感受到成為職業音樂人的渴望。

 

他曾描述CreamI'm So Glad曾撼動他的心("mind-blowing")。他的主要影響來自「吉他之神」Eric Clapton,但走的路子更像Jimmy Page范海倫兄弟剛開始他們組成了一個叫做「猛獁」的樂隊,1974年,貝斯手麥可·安東尼和主唱大衛·李·羅斯(David Lee Roth)加入,樂隊也改名為Van Halen范·海倫。

 

他們的出道專輯《Van Halen》登上告示牌排行榜流行歌曲pop songs19名,取得巨大的成功,他們的專輯同時在重金屬和硬搖滾領域有著極高評價。1980年代初期,他們是最成功的搖滾團。《1984》專輯發行一年取得了5白金唱片(=500萬張),單曲Jump登上冠軍歌曲,也是他們唯一的一首。1992年,他們憑著專輯《For Unlawful Carnal Knowledge》贏得最佳硬搖滾表演。范海倫1999年解散、2004年重組;2019RIAA美國唱片業協會排名在最暢銷藝人第20名,在美國本土賣了5600萬張,全球超過8000萬張。2007年范海倫Van Halen榮登搖滾名人堂,有很大的原因歸功於艾迪范海倫在吉他上的成就。2020106日,艾迪范海倫因喉癌去世,享壽65歲。而在十天前(2020926日),創團貝斯手馬克史東(Mark Stone)也因癌症逝世。R.I.P願他們在天國的靈魂安息。





而范海倫樂團也有許多不可錯過經典名曲,如要享受艾迪范海倫吉他獨奏經典,莫過於Eruption

專輯版


演唱會版,影片中可看到大量點弦技巧


另外樂團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莫過於Jump,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腦科學先生也曾拿來當主題曲,華人世界有不少人是因為日劇而認識到這首歌。

主唱David Lee Roth當年身體真軟Q,MV躍動感十足


Panama




Runnin' With The Devil




Hot For Teacher

MV現在看起來還是很政治不正確,兒童不宜啊~



Ain't Talkin' 'Bout Love



You Really Got Me

也是一首讓人琅琅上口的金曲

Why Can't This Be Love



Dreams



When It's Love

+++++++++++++++
格內相關: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異端鳥The Painted Bird:殘酷的二戰男孩成長故事

 


如同《異端鳥》文宣所說:【

★禁書改編「二戰」文學經典 耶茲科辛斯基 同名小說

35mm膠卷呈現魔幻寫實驚人畫面,斥資1.5億克朗打造,導演堅持以4k數位電影放映

★震撼人心指數破表】

描繪二戰期間,一個被淪為【孤兒】的猶太小男孩,在中西歐流浪備受欺凌,被迫扭曲成長的一段漫長旅程,片長長達三小時。聽說在坎城影展放映時,因為不適,受到的驚嚇太大有一半的人跑出戲院,剩下看完的人鼓掌長達十分鐘。其實片頭一開始就下猛藥了,小男孩抱著疑似雪貂?在懷中在森林裡飛奔,但最後還是被其他孩子們包圍,抓住雪貂點火,讓牠飽受熱火痛苦亂竄轉圈,最後力竭被燒死。小男孩也因為多重因素在中西歐各國境四處流浪,又像是吉普賽人又是猶太人,在二戰的納粹控制大部分歐洲內陸背景下,備受歧視與欺凌......

片中有許多可能令動保人士或是一般民眾難以接受的鏡頭,確實夠震驚,但無論是對動物的血腥或是片中帶過的納粹是人為草芥的行為,都反映了那時代確實宛如真實地獄的景象。我們看到小男孩歷經的風風雨雨,受其感動受其牽動,不得不佩服這小演員的演技真是好,能好好傳達這部片的精華。

這部片以斯拉夫語系為主,導演有意讓斯拉夫語系的觀眾與不熟悉這語系的人在觀片時的情緒感受做個區隔。而在小男孩流轉各國時,語言也會出現當地的語言,所以片中也出現多種語言,小男孩從片頭的多言到後面趨於沉默,一方面可能是聽不懂但一方面可能也是心死之後造成的無言。而且這部片是黑白片,更顯得肅穆及壓迫感。

異端鳥的英文片名The Painted Bird,場景也出現在片中,老人將鳥的翅膀塗上不同的顏色,將其放飛到原始族群,就被瘋狂攻擊,最後無力支持墜落死去。是片中重要的象徵,象徵小男孩的處境,也象徵二戰時期少數民族,如猶太人、吉普賽人所受到的遭遇。不過在我的賞鳥經驗中,真實的鳥類行為中,除了掠食類鳥類或許會出現這行為,一般野鳥應該不會有如此攻擊性才對。我也曾看過白子的麻雀和融入一般的麻雀群中和平相處。



這部片是部會處處令人驚嚇、心生不忍的奇片,也重新回顧了二戰時期的種種人性扭曲的片段,是部不可多得的電影。

++++++++++++++++++

格內相關:

庫斯杜力卡《地下社會Underground修復版》:戲謔又充滿象徵的黑色幽默史詩

++++++++++++++++++

異端鳥 The Painted Bird

導演:Vaclav Marhoul

原著:Jerzy Kosinski

編劇:Vaclav Marhoul

演員:

Petr Kotlar  ............A Boy

史戴倫史柯斯嘉 Stellan Skarsgard  ............Hans

哈維凱托 Harvey Keitel  ............Priest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  ............Mitka

烏多基爾 Udo Kier  ............Miller

提姆卡爾克霍夫 Tim Kalkhof  ............SS Officer

Aleksey Kravchenko  ............Gavrila

朱利安山德斯 Julian Sands  ............Garbos

Pavel Kriz  ............Avid man

Petr Vanek  ............Nikodem

Milan Simacek  ............Mayor

Lech Dyblik  ............Lekh

Radim Fiala  ............Cossack

Filip Kankovsky  ............Merchant

Jitka Cvancarova  ............Ludmila

影片年份:2019

出品國:Czech Republic | Slovakia | Ukraine

出品:PubRes

發行商:聯影電影

語言:Czech | German | Russian

色彩:黑白片

得獎紀錄:捷克影藝學院「捷克奧斯卡」金獅獎最佳影片、導演、攝影、音效、服裝得獎、最佳演員、女配角、劇本 8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