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是位對文學、爵士樂和女人充滿好奇的年輕作家,他在紐約有一群瘋狂的波希米亞好友,成天談論文藝創作,直到富於熱情與野性的狄恩加入這個圈子,薩爾的生活也面臨轉變契機:他決定追隨狄恩「在路上」的步伐,實現西部之旅的夢想,開啟通往體驗生命以及無限可能的那扇大門。
全書以薩爾第一人稱描述,他與狄恩等人四度驅車橫跨美國大陸,展開一段段混亂而亢奮的旅程。他們漫無目的奔走,在路上體察流浪漢、農民、工人、少數族裔的生活,同時縱情於爵士樂、性愛與藥物,尋找另一種感官境界;在放蕩不安的生活基調之中,他們盡情地燃燒自我與探索世界,獲得絕對的靈魂自由。……中譯書介。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在路上On the Road》、艾倫金斯堡Allen Gingsberg《嚎叫Howling and Other Poems》、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裸體午餐Naked Lunch》都是美國50年代垮世代的代表經典。《在路上》是二次大戰後,最激動人心的文學流派「垮掉的一代」代表作,西方旅行文學和背包客文化的聖杯、公路電影的原型。主題在探索個人自由,挑戰「美國夢」所允諾的一切。
垮世代一員呂西安卡爾Lucien Carr回憶四0年代,他與朋友是「叛逆的一群」,想要「用某種方法觀察這個世界,賦予[新]的意義。想要找尋價值……一種令人信服的價值。這一切都該以文學形式完成。」……金斯堡的日記則說,他們拿毒品做實驗,希望加速發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成為偉大作家。「透過長期、大量、縝密地攪亂所有感官,詩人成為先知。體驗各種愛、痛苦與瘋狂。他探索自我,竭盡自身的毒液,僅保留最精髓的部分……」……頁10
研究者安查爾斯在近達30頁的序文引言中詳盡的介紹了作品傑克凱魯亞克及其作品《在路上On the Road》:
傑克凱魯亞克出生於1922年,二次世界為商船水手,1944年夏天,他跟哥倫比亞大學校區的一群人成為好友,包括伊荻帕克Edie Parker、呂西安卡爾Lucien Carr、艾倫金斯堡Allen Gingsberg、威廉布洛斯等,後來又陸續認識尼爾卡薩迪、海爾蔡斯Hal Chase,部分人物成為《在路上》的角色,卡薩迪是《在路上》狄恩的原型……頁8。
凱魯亞克打字甚快,靈光一現,想藉一口氣不停歇打字,抓住他想要的「刺激寫作」(kickwriting)動力……他認為打字到頁末要換紙,會讓文思中斷。他將12呎長的描圖紙黏起來,裁切左邊,以符合打字機大小,形成一個長卷軸。寫作《在路上》期間,霍姆斯到訪,凱魯亞克飛快不停地打字,聲如響雷,讓他大吃一驚……
凱魯亞克在1951年4月初開始寫《在路上》……4月27日寫畢,全書打字不空行,書稿卷長120呎(36.5公尺)……頁18-19。
1951年寫成,要發表接洽出版社時處處碰壁,修改過六個版本後,才於1957年出版了《在路上On The Road》。紐約時報、《村聲雜誌Village Voice》等重量級書評,紛紛給予高度評價。《村聲雜誌Village Voice》評為「為時下難以捉摸的反叛精神發出了號召吶喊」。而兩個星期前艾倫金斯堡Allen Gingsberg的《嚎叫Howling and Other Poems》詩集才被控猥褻,在舊金山法庭受審。垮世代Beat Generation在1950年代的美國文壇、文化界掀起巨浪。
凱魯亞克花了三星期的自動書寫完成這本書,卡波堤鄙夷說:「那不叫寫作;只是打字」。關於文體的創新,引文也有提到:
1951年初,霍姆斯、布洛斯、卡薩迪的自傳體敘事風格讓凱魯亞克受益不淺,過去三年間他遍讀美國其他作家的作品,不斷拿這本「公路書」實驗各種形式與語言,也為他奠下三 星期馬拉松「打字」的基礎。凱魯亞克討厭海明威「精簡與欲言又止」的風格,也批判費茲羅傑的浪漫主義小說,但是他在新學院研讀《大亨小傳》時,發現費茲羅傑創造了一個「共感敘事者」(sympathetic narratoru意指敘述者認同主角的性格與處境,與主角站在同一陣線觀看事情)……頁18。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On the Road》這本影響力巨大的經典,曾經Bob Dylan、Jim Morrison、森山大道……等都有受這本書影響過。森山大道也在書中自承年輕時受到本書的啟發,展開在日本各地的旅行。但是自己看完後既沒有大澈大悟,也沒有多大感觸。薩爾與狄恩在美國的流浪之旅,偷拐騙只差沒有搶,不受法律拘束,沒有道德斟酌,是現代的旅人、背包客幾乎無法想像的過程。像是流浪漢般地四處雲遊,書中也記錄不少這種人物。靠偷車、搭便車各種,窮困度日做苦工賺生活費,有錢就到酒吧買酒、買毒或是找女人,有天福至心靈時又突然上路,繼續旅行。沒有計畫、沒有終點,始終在路上。
書中描寫1947~1950年橫跨美國大陸,遠至墨西哥的四次旅程。見到的各式各樣人物、牛仔、墨西哥人、黑人、混血兒、礦工、流浪漢、各式各樣各色的人種,多半是底層階級,他們跟著當警察、採葡萄、打零工。以及大量對爵士樂的描述與讚揚,尤其在第三部中有大量的介紹。
或許真的年代已遠,儘管是經典是奇書,這個異國的壯遊如今讀來卻有著許多格格不入,以前''悄悄告訴她讀書會''也曾經讀過這本書,參與人數創新低,只有4人,或許也因為不同文化、不同年代、不同國家,那些陌生的情景、人物讓人共鳴度低。看完《在路上》沒有澎湃的激動,倒是覺得漫長的旅途怎麼這麼虛無。
++++++++++++++++
格內相關閱讀:
「閱讀」讀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巨獸Leviathan》:多了寫實風依舊魅力十足
山本周五郎《三郎》:榮二、三郎患難兄弟不離不棄
東尼˙帕森斯《那些男人的故事》:搖滾樂改變人生
「閱讀」讀 齊格飛藍茨的《燈塔船》:像齣張力十足的舞台劇
讀 菲利浦˙羅斯的《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
++++++++++++++++他山之石:
超越现实的逃遁——杰克·凯鲁亚克和《在路上》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借數字出版重獲新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