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卡爾˙羅哲斯Carl R. Rogers《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茅塞頓開

《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A Therapist's View of Phychotherapy》一書由輔大心理系教授宋文里所譯,出版是2014年10月,我手中的版本是初版14刷,算是蠻暢銷的學術書,就讀心理系所的朋友告訴我說這是有些心理系所必讀的經典,無怪乎會這麼暢銷。而且這本書幾乎也沒有用艱深的學術語言造成閱讀門檻,使得一般人想窺心理學堂奧的也能被其生活化白化的語言所擄獲,算是一本門內門外都能有所收穫的一本經典巨作。這本書英文原本出版於1961年,但讀起來卻還是不退流行,當年是頗前衛創新的心理諮商方法,如今有些方法已經被當今的心理學界所吸收,納為己用。至少我感覺我長期看的心理師的引導、整理我的思路的方法,就暗合《成為一個人》的操作心法。羅哲斯在2002年西肯塔基大學心理學教授Steven J, Haggbloom的研究當中,名列「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第六位(好奇前五位是誰?),「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治療師」第二位,僅次於佛洛伊德。(精神科醫生好像都是佛洛伊德精神學派居多);在2006年專業雜誌psycho Networker所做的問卷調查中,名列「過去25年,最有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


這本書分成七部21章

第一部:說到我自己

    1.「這就是我」

第二部:我怎能有助於人

    2.關於如何輔助個人成長的一些假設

    3.協助關係的特徵

    4.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第三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5.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6.「成為一個人」是什麼意思

    7.心理治療的過程關

第四部:人格的科學

    8.「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自我」:心理治療者對個人目標的觀點

    9.治療者心目中的美好人生:做個功能完全發揮的人

第五部:逼近事實:研究心理治療學中的地位

    10.人,或是科學?一個哲學的疑問

    11.心理治療中的人格變化

    12.案主中心治療法及其實徵研究的脈絡

第六部:對於生活的涵義

    13.有關教學與學習的一些個人見解

    14.在治療與教育中有意義的學習

    15.一位參與者所體驗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16.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對家庭生活的涵義

    17.溝通失敗的處理--個人之間,團體之間

    18.人際關係的一般法則--一個試驗性的陳述

    19邁向創造性之理論初探

第七部:行為科學與人

    20.諸行為科學正在茁長中的力量

    21.人在行為科學新世界中的地位    


以下擷取這本書的吉光片羽:

「除非是我因為需要展現我的聰明和學養,否則,信賴案主,讓他走向他要的方向,這樣的結果是會使輔導的過程和進行方式變得更好些。」...頁14。

別人對我的評價並不能引導我。我可以說。別人的種種判斷,總是該聽聽,該弄清楚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那卻永遠不會引導我。要學會這個教訓是相當困難的」....頁27。

「舉個例來說:如果我一直維持著、表現著接納的態度,但事實上我卻感到厭煩、懷疑或有些不接納對方的感覺,那麼,時日稍久,對方一定可以感受到我的不一致,以及不值得信賴。我的認識是:所謂『值得信任』,那倒不是要人嚴格地遵守前後一致的法則,而在於人是否能很可靠的顯出自己的真相。我用『合一』這個字眼來描述我所說的這種樣子,這意思是說:無論我所體驗的感覺或態度是什麼,也因此我就能(做到)我深處之所能是。這樣實在的情形使我發現:當它在別人身上出現時,也令我覺得可靠。」...頁59。

案主接受過諮商後的回饋:「你曉得嗎?現在我覺得就好像沿著生命之河順流而下,很冒險地,做我自己。偶爾我會被擊敗,偶爾我會受傷,但我也漸漸學到:這些體驗都不會要命的。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但我在任何時刻都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作為我自己行為舉止的基礎,我覺得還挺合適的。也許這就是做我自己的意思吧。不過,當然,我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我和治療者的關係讓我有安全感,或許,在離開這個關係之後,我也可以做我自己吧?我不知道,我仍會懷疑。但也許我辦得到。」...頁81。

「近來,我嘗試開始描述我所說的『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我不在此贅述它的細節,但我要說的是:從臨床和研究的證據來看,心理治療的過程卻有某些相當穩定不變的特徵,譬如:案主在治療過程中會增加有洞識的語言,在自述的行為中增加成熟度,另外也增加了積極的態度;對於自我的看法和接納程度有所改變;在自我的結構中涵攝了以往所排拒的體驗:對自我的評價樞紐從外在轉變為內在:和治療者的關係有所變化」...頁87。

「在心理治療中--只要它含有足夠的深度--幾乎可以肯定會有這樣的轉機發生...就可以說:案主的感覺是『我本是想來這裡解決問題,然而現在我卻發現我自己只是在體驗者自己』......心理治療過程有一個基本的方向,乃是讓有機體自身的實際感官反應都可以自由自在地體驗,而不必太急於將這些體驗和自我建立關聯。」...頁93。

「...心理治療就好像在幫助人回去最基本的五臟六腹和聲色觸嗅之體驗裡,在接受治療之前,人老是不知不覺的愛對自己問到:『在這個場合,人家會認為我應該怎麼做?』『我的爸媽或我的文化要我怎麼做?』『我自已認為應該做什麼?』因此,這個人的行為就會一直套用一定的形式,但這部必然意味他人的行為和別人的意見和諧一致。事實上他可能會很賣命地表現一些行為,以便和別人的期待不同,他實在不能只根據別人的期望〔通常是內設的(introjected)期望〕而行動。在治療過程中,由於這個人的生活空間(life-space)不斷在擴張,因此他總免不了會會自問道:『我對這事的體驗究竟是什麼?』『它對究竟有什麼意思?』『如果我真的這樣去做,我又該怎樣表達它會對我造成什麼意義呢?』他的行為舉止變得像是在以實在論(realism)為基礎--也就是說,能將每一個行動所造成的滿足和不滿足做個很實在(realistic)的平衡。」...頁122。

「齊克果...他指出:最普遍的絕望乃是人陷入這樣的絕境:不能選擇、沒有成為自己的意願;而最深切的絕望乃是選擇「做不是自己的人」。另一方面,『決意成為真正的自己,卻是絕望的相反』,而這抉擇乃是人的最終極的責任。」...頁130。

「一個人若經過了治療而發展出他的自我,那麼,他在作抉擇時的實情是什麼?假若這個人能充分地對他的體驗而開放,而且也對當前的處境握有可得的種種資料,並據此以表現行為。既然如此,他對自己的感覺和衝動都有所知覺,也明白它們之間常會有錯綜複雜乃至矛盾齟齬的關係。他能夠自然地感受到社會的要求--從比較死板的社會『慣例』到朋友家人的期望。他的意識可以觸及他對類似處境的種種記憶,同時也記得不同行為會肇致什麼後果。他比較能對外在的處境有準確的知覺,能捕捉其中的複雜性。他比較能允許全副官能、意識與思想投入於處境中,對每一個刺激、需欲、要求都能予以考慮、拿捏、衡量它的輕重緩急。經過這麼複雜的斟酌和權衡之後,它就能發現一條行動的路線,最能令它滿足在該處境中所有的需求--不論是立即的,或長遠的需求。」...頁141。

「當一個人在變化的過程中到達第七階段時...它是以當下身處其境的方式而體驗,但在同時,它很明瞭它正在體驗著,它很珍視各種情愫之間準確的分化,也裡求明晰地區分體驗之中的各種意義。它自身內在的諸面相之間有自由自在、暢然無阻的溝通。他也能自在地以關係為本而和他人達成溝通,但這些關係並非僵化的形式,而是推己及人的。他能知覺自己,但不是把自己當成認知的對象。那毋寧是一種反省的知,是一種以主體而動態的存活於己身之中。他能視自己為對自己所處的困境負有責任。他真的能完全感覺到:在生命的各個流變的面向中,都和他自己面面相扣、息息相關:他完全活在自身之中,這自身乃是個流動不拘的過程之流。」...頁188。

「*幾個答案

再帶領各位到我和案主索體驗過的世界之前,我想先提醒各位一下:我所提的問題並不只是一些無解的虛假問題,但也不是從古到今已經獲得標準一致答案的那種。過去有些人,但凡提出『生命的目的何在』之類的問題時,總會有人拿教義手冊上的話來回答說:『人類的終極目標乃是榮耀神』;也有些人認為生命的目的在於自身的不朽而做準備;還有些人訂的目標比較接近塵世--無非是享受、發洩、滿足每一種感官的慾望;更有些人--這在今天可以發現很多--以為生命的目標就是要成功,要賺取財產、地位、知識、權勢;有些人則把一些他所聽到的說法視為目的,而全心投入於斯,譬如基督教、共產主義等等。一個希特勒崇拜型的人所認定的生命目的就是變成一個優越種族的領袖,且運用權勢統治其他民族。另外有些東方人則恰恰相反--他們所努力的哪是戒除所有的私欲,以期能完全控制自己。我提到的種種選擇涵蓋了很大一片範圍。藉此我想指出的是:人所賴以生存的目標確實有這麼多種可能,而且他們各不相同。」...頁197。



心得:

與讀書會的夥伴共讀這本書,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太一樣,有人覺得邊讀這本書有邊被心理治療的感受,有醫學背景的夥伴讀起來是覺得這些1960年代的嶄新觀念,現今已是一般常識,比較沒有被刺激到,而且在當時所做的大膽實驗,在如今重視醫療倫理的目光下,顯得十分危險可議。而我則是邊讀有邊開眼界的感覺。且跟自己與心理師相處諮商的過程相印證,也覺得我的心理師大致上走得也是卡爾羅哲思開創出來的坦途、取向。

++++++++++++++++++++++

格內相關:

《失控的正向思考》:席捲世界的騙局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日記感悟

今天到賽斯台中教育中心找采涵老師陪談,因為是第一次單對單,而且是有點熟又不太熟的關係,兜了一小圈才聚焦到愛情與親情的課題。快四十歲了,感情空窗期也約七年了,很想交女朋友,卻因為老是覺得自己條件不足,對於喜歡的對象大多是謹慎小心,裹足不前,怕告白後打破飯碗,連朋友都難做。然而老師剖析愛情剛來的時候是不理智的,是要等到交往熱戀期過後,才會恢復理智,考慮要不要繼續走下去。還說我只是自信心不足,自我設限框架,不然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有被鼓勵到,心頭蠻暖心的


也聊到家裡的成員、狀況,也跟老師說了個梗概,身為長男獨子的壓力,出社會以來的撞牆遭遇,也包括目前工作方面、就學進修方面財力不足,還要跟父母借錢,心裡有蠻深的愧疚感,也據實以報。老師也是開導我說:以她做母親的心態,如果兒女有困難向自己開口凡而會開心,因為更難過的會是看到兒女過得不好。這讓我釋懷許多,但還是殘留點倔強,近期要開學,筆電似乎是必備的工具,我手頭勉勉強強可以買低階筆電,但如果花下去,我的網拍事業周轉金就不夠了,還在兩難掙扎中。


中午陪談過後,要去買新的全罩式安全帽,卻剛好遇到店沒開,就到台中市第二市場知名的嵐肉燥飯買了基本款40元的肉燥飯當中餐,拿到黝脈咖啡吃飯配咖啡,又遇到上週一位愛貓的熟客妹妹,才要升高一而已,還有同輩的松偉。黝脈是個認識新朋友以及與老朋友交流的好地方,氛圍很好,也是我最愛的咖啡店,往往都會樂不思蜀,超過預定的離開時間。


今天其實蠻忙碌的,下午開了一個伊甸基金會的身心障礙者的線上會議,認識了一個新詞「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未來他們有規劃課程要讓身心障礙者也投入助人的行列,我也蠻有興趣的,只要時間上允許,會繼續深入瞭解與學習上課。


後來稍晚又忙著網拍的商品拍照,準備上架露天拍賣,不過手機又秀逗了,無法直接載入圖片,要透過臉書發文貼照片上去,才可以間接下載,實在太麻煩了,只好先休息放在一邊,回家再用桌電作業。改換讀禮拜六「小說林讀書會」討論的書目:米哈伊爾˙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這本書被譽為俄羅斯非韻文小說的濫觴。我也真的孤陋寡聞,要不是讀書會有人提這本書,我根本不知道有這號人物。以前俄國文學只讀過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納博可夫的作品。翻了了幾十頁,有點累了,想轉換一下心情。


就到咖啡店的書架上找熟客美國先生推薦的傅佩榮寫的哲學入門書《西方哲學心靈:從蘇格拉底到卡繆(第一卷)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多瑪斯.笛卡兒.史賓諾莎.休謨》,把擺在首位的蘇格拉底讀完,有好些地方都觸動我心,比如說面對死亡的態度:

「死亡有幾種可能性呢。」

第一,死亡之後,完全是「無」,沒有任何感覺,從此以後,就像睡眠一樣,但是,不再有夢來騷擾你。請問:「你平常睡覺的時候,是不是希望不要做夢呢?」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樣,因為做夢起來之後,都覺得很累,沒有真的休息。相反,如果昨晚完全沒有做夢,一覺醒來,會覺得好舒服。所以,若是死亡等於「無夢的安眠」,那不是太好了嗎?真是求之不得。

反正遲早大家都要進入這種境界,我早點去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嗎?

第二,如果死亡之後,還有靈魂的存在,就有兩個可能:首先,靈魂按照各人的程度,即在生前的表現,到不一樣的境界。其次,靈魂都到一樣的地方。若是按照各人的表現,我這一生沒做什麼壞事,對國家也有貢獻,打仗又以「勇敢」知名;若是都到

一樣的地方,那真是太棒了!我終於可以見到希望見到的「七賢」(所謂「七賢」是指在蘇格拉底出生之前,包括梭倫在內,古希臘雅典最有名的七位賢哲之士) 蘇格拉底說:「我早就嚮往雅典七賢。我死了以後,立刻可以跟他們在一起,那恐怕勝過和你們在一起的快樂。」

他充滿希望的論點紓解了我對死亡的憂懼。如果再重新看《對話錄》,體會或者會更有收穫吧!這套書確實是蠻不錯的哲學入門書,以後到黝脈想每次讀一個哲學家的介紹,逼自己腦內革命運動辯證,不要一直僵化下去。


夜深了,直到十點才騎車回家,一路上很多想法跟感受都有點冒出苗頭,決定今天是值得紀錄的一天,要寫部落格紀錄一下,儘管沒有茅塞頓開這麼誇張,但似乎有茅塞「小開」。應該要歸功於采涵老師的陪談以及讀傅佩榮哲學書的啟發。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新片快訊】《舞慾情狂Dangerous Dancing》:9/10芭蕾舞力全開X迷人的危險

         

              《舞慾情狂》

Dangerous Dancing

9/10芭蕾舞力全開X迷人的危險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非競賽片 / 維瓦特電影節開幕片

★榮獲俄羅斯《金鳳凰》最佳音樂獎、最佳攝影獎

★黑暗精采程度超越《黑天鵝》,芭蕾懸疑迷醉,引人入勝

★抗議的藝術,史上最危險的舞蹈

★全球專業影評一致讚賞年度鉅獻!

★俄羅斯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芭蕾編舞大師包里斯.埃夫曼(Boris Eifman)編舞

關於劇情

〈劇情〉才華橫溢18歲芭蕾男舞者,與患有腦性痲痺的音樂作曲家哥哥,和芭蕾舞少女瑪莎,三人一起追夢,合作參加國際舞蹈賽計畫,交織出愛恨糾葛及對抗大財團的抗議活動,在城市裡引爆無可預知的風暴與危險殺機...


關於電影一部關於芭蕾世界的話題電影

您要征服世界還是改變世界? 

 

為了成功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野心勃勃且才華橫溢的18歲天才芭蕾舞演員提摩菲,夢想著參加一場國際舞蹈大賽「Grand Bale」,與舞蹈界的大師埃夫曼一起工​​作,但他在求學時期,卻因傲慢無禮性格,得罪女老師因此被開除離開舞蹈學院。

 

他的舞台夢雖因自己的魯莽與頂撞宣告破滅,但他和25歲哥哥音樂作曲家艾歷克,以及18歲天才芭蕾舞蹈少女情人瑪莎,三人更加努力一同合作編舞。

 

提摩菲和瑪莎兩人如火如荼地練習舞蹈,哥哥艾歷克也為他們的舞蹈計畫音樂時,患有腦性麻痺的的他,同時正積極替腦性麻痺資金挪用患者的康復中心,建設進行質詢,這場激進的抗議活動,卻意外引發一場大風暴……

 

《舞慾情狂》是一個關於在大城市內,充滿著野心勃勃、信念、力量,奮鬥和堅持信念的精彩故事。本片並不只是一般的芭蕾舞蹈電影,劇情高潮迭起、精采刺激,更用藝術的手法呈現主角驚悚內心的作品。緊張刺激的程度更勝娜塔莉波曼主演的電影《黑天鵝》,同樣刻劃舞蹈家嚮往成功的瘋狂與執著,而本片的暗黑程度,也將為觀眾帶來另類的內心衝擊。

猜忌、瘋狂與執著,暗黑情節更勝好萊塢電影



關於電影

俄羅斯聯邦文化部行政管理和財政部全力贊助《舞慾情狂》的拍攝。另外,電影還與知名俄羅斯編舞家和藝術總監包里斯埃夫曼(Boris Eifman)聖彼得堡舞蹈學院的藝術總監合作。 

 

聖彼得堡埃夫曼芭蕾舞團,是由俄國編舞家包里斯˙埃夫曼(Boris Eifman)於1977年所創立。埃夫曼擅長以極具凝聚力的情感,將芭蕾舞的古典哲思、劇場的現代舞蹈表達與傳統芭蕾語彙三者融合,在俄系芭蕾舞中,這樣的方法論,就如《紐約時報》所說的:「雖然埃夫曼不是第一人,但絕對是其中最好的!」他傑出的編舞才華以及在舞蹈上的成就,也被世界各大主要舞評譽為「當今世上,對當代芭蕾舞藝術文化,擁有最卓越超群的貢獻者之一」。

 

他因其精湛的舞技而榮獲許多殊榮,包括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RSFSR的榮譽藝術家(1988年),俄羅斯人民藝術家(1995年),俄羅斯國家獎獲得者(1998年)和《Benoit Dance》,《Golden Mask》,《Golden Sofit》戲劇獎和其他獎項。

 

此片的編舞導演也是不容小覷,請來許多舞蹈界的精英和大師,像是奧列格加比舍夫(Oleg Gabishev),他目前是《包里斯.埃夫曼芭蕾舞團》的主要舞蹈演員,並且已經參加了《安娜卡列尼娜》、《奧涅金》、《羅丹》、《罪孽的另一面》等演出。

 

關於導演 狄維古布斯卡雅(Ekaterina Dvigubskaya

狄維古布斯卡雅(Ekaterina Dvigubskaya)出生於攝影界,她的母親是俄羅斯著名女演員阿琳巴斯薩洛娃(Natalia Arinbassarova),父親是製作設計師Nicolay Dvigubskiy 1995年,她在莫斯科的格拉西莫夫電影學院VGIK的表演系完成了專業教育後,高級導演課程,並在電影導演亞歷山大米塔(Alexander Mitta)的工作室學習。在拍攝《舞慾情狂》之前,她曾參加過20多部電影女演員、編劇、製片人或電視電影的導演。

 

關於男主角 蕭爾科夫(Evgeny Sholkov

蕭爾科夫(Evgeny Sholkov)在電影裡飾演男主角提摩菲,在電影裡展現經彩舞技以及許多情慾表演的演出,都相當令人印象深刻,是值得矚目的未來之星!



關於女主角 電影《波麗娜》女主角再次挑戰芭蕾舞少女表演精彩舞技

潛力新星 謝芙佐娃(Anastasia Shevtsova)曾於《波麗娜》首挑大樑演出女主角的謝芙佐娃,在競爭激烈的六百人角色海選中脫穎而出,獨有的神祕氣質,十歲就進入了芭蕾舞舞蹈學校,是個資深古典芭蕾舞者,因為電影而接觸到了現代芭蕾,她也喜愛上現代芭蕾能精細呈現內心思緒與情感的特色



關於男配角 馬克維托根(Maxim Vitorgan

馬克維托根(Maxim Vitorgan)的前妻為俄羅斯名媛、前實境秀主持人兼記者的克謝妮亞索布恰克(Ksenia Sobchak)曾挑戰普丁參選總統,其花邊新聞和演技一樣相當精采,在《舞慾情狂》裡飾演反派角色的形象深植人心。



關於男配角 伊戈葛布佐夫 飾演男主角哥哥 艾歷克

伊戈葛布佐夫(Igor Grabuzov)於1986220日出生於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當時的蘇聯列寧格勒)。他曾就讀於俄羅斯的戲劇藝術學院。他2016年在戲劇方面嶄露頭角,當時他是《離春天還有三天  Tri dnya do vesny)(2017)的負責人之一。 

 

艾歷克在電影裡的角色,飾演患有腦性麻痺的天才編曲音樂家,受到許多評論家的高度好評。

 


關於編舞 當今俄羅斯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編舞大師 包里斯.埃夫曼

包里斯.埃夫曼是當今俄羅斯舞壇上最有特色、最受歡迎的編舞家之一,其藝術生涯在當今舞壇持續輝煌燦爛達幾十年之久。他創作過四十多部的芭蕾舞劇,創建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舞團和芭蕾學校。他被人們稱作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編舞家之一」 ,並曾榮獲「俄羅斯人民藝術家」稱號,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面具獎」、「金天幕獎」及多個國際獎項。此外他還是俄羅斯國家貢獻勳章的獲得者。

埃夫曼出生於西伯利亞,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舞蹈天賦,他常說:「芭蕾於我而言不僅是一個職業,它是我存在的意義,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在結束了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和瓦崗諾娃芭蕾舞學校的求學生涯之後,埃夫曼於1977 年創立了自己的芭蕾舞團——列寧格勒新芭蕾舞團,也就是今天聲名遠播的聖彼德堡埃夫曼芭蕾舞團的前身。

「芭蕾界苦苦尋覓的編舞大師已經出現了,他就是包里斯.埃夫曼!」

 


導演

狄維古布斯卡雅

Ekaterina Dvigubskaya

劇本

狄維古布斯卡雅

Ekaterina Dvigubskaya

製片

娜塔莉高琳娜(Natalia Gorina

謝蓋斯內茲金(Sergey Snezhkin

攝影

安東德羅茲多夫

Anton Drozdov-Schastlivtsev

演員

蕭爾科夫( Evgeny Sholkov

謝芙佐娃(Anastasia Shevtsova 

伊戈葛波佐夫(Igor Grabuzov

馬克維托根(Maxim Vitorgan

包里斯.埃夫曼(Boris Eifman

音樂

安東克里夫佐夫Anton Klevtsov

國家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類型

劇情片

級數

保護級

長度

  87 分鐘

發行

聯影/聯贏

官方網站:http://www.cineplex.com.tw/

          http://www.facebook.com/CineplexTW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 - Hole In The Sky:飽滿渾厚,充分表現重金屬音樂的特色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的歌曲通常前奏、間奏、尾奏都拉很長,給予樂手充分發揮的機會。而這首Hole In The Sky的器樂表現得特別飽滿渾厚,顯得特別成熟與完整。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 - Hole In The Sky (歌詞字幕) (高清音質)
+++++++++++++++++
格內相關: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動畫】怪物事變:活脫脫是柯南少年偵探團的妖怪版

擁有神秘力量的偵探隱神,到鄉下處理棘手的怪異事件時,遇到了希望找到父母的半人半妖少年夏羽,便把他帶回東京,成為他的員工,他的員工清一色都是妖怪或是半人半妖。而隱神偵探事務所就充當人類與妖怪間的橋梁,處理雙方衝突的事件,維持兩方的和平相處。

這部由藍本松的少年漫畫改編動畫儘管線條簡單,但是故事頗吸引人,嶄露人性(獲妖性)的各種惡劣面,而這些小大人(小妖們)也大多能獨當一面,儘管常常陷入險境中,但是身為成人的隱神卻也還是很放心的將任務一一交派給他們,讓他們學習成長。

每集篇幅短小,約20幾分鐘就結束,較長的故事就分為上下集,毫無負擔,很快就把第一季給追完。透過一個個事件探索人性、妖性、友情、勇氣等普世價值,不失為一個輕盈但也有吸引力與內涵的佳作。

Ps.順帶一提,這部動畫的範圍涵括1~5集單行本,而目前日本單行本由集英社出版到14集,台灣由青文出版社發行到第11集。

+++++++++++++++++++++++++

格內相關:

咒術迴戰by芥見下下:奇幻、熱血,夥伴情

+++++++++++++++++++++++++

動畫資訊:

2019年12月於「Jump Festa 2020」活動中發表進行電視動畫化。於2021年1月播出。

製作人員

原作:藍本松

監督:藤森雅也

系列構成、腳本:木村暢

角色設計、總作畫監督:立花希望

總作畫監督:西岡夕樹、遠藤江美子

怪物設技、動作作畫監督:宮本雄岐

道具設計:平田亮

美術:INSPIRED Inc.

美術監督:西口早智子

美術顧問:增山修

美術設定:大原盛仁

色彩設計:中野尚美

攝影:旭Production 白石工作室

攝影監督:佐藤哲平

離線編輯:中野尚美

編輯:松原理惠

音響監督:長崎行男

音響製作:JTB Next Creation

動畫製作:亞細亞堂

主題曲

片頭曲「ケモノミチ」(第2話-第12話)

作詞、作曲:MOMIKEN,編曲:tasuku,主唱:小野大輔


第十二話為片尾插入。

片尾曲「-標-」(第1話-第6話、第8話-第12話)

作曲、編曲:本多友紀,作詞、主唱:佐咲紗花

第十二話為片中插入。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2021年第32屆金曲獎得獎名單

年度專輯獎

得力量 pulu'em/卡達德邦文化工作室﹙演唱者:桑布伊﹚


最佳華語專輯獎

家常音樂/任性的人工作室﹙演唱者:杜振熙﹚


最佳華語女歌手獎

田馥甄/無人知曉/何樂音樂有限公司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

杜振熙/家常音樂/任性的人工作室


年度歌曲獎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添翼創越工作室﹙演唱者:盧廣仲﹚


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陳建騏/無人知曉/何樂音樂有限公司﹙演唱者:田馥甄﹚


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方大同/麵麵《宅這》/香港商賦音樂有限公司﹙演唱者:方大同﹚


特別貢獻獎

羅大佑


最佳作曲人獎

HUSH/安和《面面》/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演唱者:蘇慧倫﹚


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

謝燕輝;張德銘/苦樂《派仔之遊》/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演奏者:五香放克樂團﹚


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

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錄音人員:陳文駿、陳振發、蔡周翰、劉阿洛、謝豐澤、鍾濰宇、陳祺龍、楊敏奇/主要混音人員:陳文駿、蔡周翰、單為明、魏瑋、周已敦、樊乃綱/主要母帶後製人員:Dave kutch)


演奏類最佳專輯獎

派仔之遊﹙演奏者:五香放克樂團﹚


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hirsk/noista/gia 噪噪噪噪切﹙演奏者:hirsk﹚


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

派仔之遊/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錄音人員:李游/主要混音人員:單為明/主要母帶後製人員:Randy Merrill)


最佳客語專輯獎

到底﹙演唱者:春麵樂隊﹚


最佳客語歌手獎

羅文裕/當太陽升起時


評審團獎

《給你們 Dear All》/何樂音樂有限公司﹙演唱者:萬芳﹚


最佳MV獎

家常音樂《家常音樂》﹙導演:王宗欣﹚


最佳裝幀設計獎

蕭青陽/ZETA


最佳演唱組合獎

尋人啟事(錢沛筠;錢姵文;呂佳諭;陳信迪;顏立東)/Dear Adult/尋人啟事樂團工作室


最佳樂團獎

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曾國宏 Tseng Kuo Hung;陳弘禮 Chen Hung Li;羅尊龍 Lo Tsun Lung;王少軒 Wang Shao Hsuan;黃浩庭 Huang Hao Ting)/SOFT STORM 柔性風暴/夕陽音樂產業有限公司


最佳台語專輯獎

自本﹙演唱者:曹雅雯﹚


最佳台語女歌手獎

曹雅雯/自本


最佳台語男歌手獎

許富凱/拾歌


最佳新人

?te/A Bedroom of One's Own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

海女 Lady of the ocean(演唱者:漂流出口)


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桑布伊/得力量 pulu'em/卡達德邦文化工作室


最佳編曲人獎

鍾興民/鹹汫《自本》﹙演唱者:曹雅雯﹚


最佳作詞人獎

葛大為/無人知曉《無人知曉》﹙演唱者:田馥甄﹚

+++++++++++++++++++++++++++++++++++++++++

格內相關:

【2020年金曲獎/ 金曲31】得獎名單

2014年第25屆金曲獎得獎名單:出乎意料


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 - Children Of The Grave

<Children Of The Grave>這首歌最早收錄在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樂團1971年專輯《Master of Reality》,精選輯《The Ultimate Collection》也有收錄。


這首歌也有許多重金屬樂團翻唱過,甚至連爵士團English jazz trio Jazz Sabbath也翻唱改編成爵士樂。


Riff簡單,卻悅耳又有記憶點,個人蠻喜歡的。
+++++++++++++++++
格內相關: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 - Changes:重金屬教主Osbourne唱抒情歌也很有一套

重金屬主唱唱起抒情搖滾或抒情歌,總是令人驚艷且悅耳,這首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 - Changes
也不例外,曾被知名線上音樂媒體Pitchfork的作家Stephen Deusner評為Black Sabbath的最佳歌曲之一。

這首歌最早收錄於1972年《Vol.4》專輯,後來有許多翻唱版本,最知名的有包括主唱Osbourne父女在2003年的翻唱版,還有Charles Bradley的Soul Music的翻唱版,其餘Eminem阿姆也有拿來取樣過.....等。


+++++++++++++++++
格內相關:

重金屬叔要成名/Anvil! The Story of Anvil:悲慘的最高境界

+++++++++++++++++
Melody曲:Tony Iommi Lyric詞:Geezer Butler、Ozzy Osbourne Vocal主唱:Ozzy Osbourne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血色天劫Blood Red Sky:吸血鬼母愛真偉大

不幸染上吸血鬼體質的媽媽Nadja(Peri Baumeister飾)帶著小兒子Elias(Carl Anton Koch飾)搭飛機要前往美國就醫,卻恰巧遇到恐怖的劫機事件,劫機犯中裡面有人性泯滅的殺人狂,連同伴都控制不太了他。小兒子很聰明,看了機身結構配置圖後,認為可以和媽媽躲在一個隱密的空間,等待危機解除。然而小兒子的計畫卻被發現了,耍小聰明的兒子讓母親陷入險境,一度瀕死,更要挺身而出,吸貨艙內的動物血,化身為吸血鬼的形象救出兒子以及機上乘客,然而劫匪也不是省油的燈,居然也抽出媽媽的血,注射血至體內讓自己也畫成吸血鬼,來個大鬥法,並且大肆吸食機上眾人的血,是得全機的人幾乎都變成死屍或吸血鬼......

這部片劫機題材與吸血鬼結合的變種片型,有點新意。機艙內的緊急情況張力還OK,不像《末日之戰》(World War Z)那麼緊張刺激。那位喪心病狂的反派倒是蠻搶眼的,而媽媽一角也很讓人觸動,為了救小兒子,寧願放棄治癒的機會,甚而犧牲自己換取兒子的安全。驚悚與溫馨各半,吸血鬼的部分我覺得還算OK,不過更令人觸動的是母子情。

另外對付劫機犯的英國地面佈署嚴密而謹慎,有制高點的狙擊手,地面部隊的反恐小組,還有上校進駐塔台。看起來一絲不苟,聲勢浩大,很有制服一般劫機犯成功的機會,不過遇上機上的吸血鬼大軍,就變得無用武之地,淪為盤中飧。

這部片的特效化妝也還不差,尤其女主角媽媽變形或張大血腥大嘴都令人印象深刻,最後機上獲救的只剩下小兒子,以及託孤的物理學家法利德,最後的大爆炸也有點驚人,執行者也令人有點意外,會替小兒子擔心:恐怕會成為一輩子的陰影。而且剛自行脫逃,接受詢問時,他顯然也是衝擊過大,說不出話來。

終歸一句,母愛真偉大,無論是人或是吸血鬼都是如此。

++++++++++++++++++

格內相關:

《決戰異世界:未來復甦Underworld Awakening》:母愛無敵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台中美食】超級Super 古巴三明治:有點乾柴

首先要感謝朋友「十四」的介紹,讓我能在尋覓古巴三明治的路上,在新添一筆記錄。上一次吃到古巴三明治是在麥意斯咖啡,不過他們的餐飲走得是蔬食路線,沒有肉,儘管好吃,約中上左右但還算是修改版,不是正統版,稍嫌可惜。


其實我最早知道有古巴三明治這種食物,是在2014年的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 ,描繪大廚被開除後,重新開快餐車,從小的做起,憑著他還是小朋友的兒子用推特紀錄宣傳,一舉造成轟動,看到電影出現的古巴三明治,就讓我口水直流。之後有看到,都會想嚐嚐是否如電影中讓人一吃就難忘懷。


今天來到超級Super 古巴三明治,點的是古巴一號的豪華餐,軟法加豬肉片外加起司與歐姆蛋,裡面的醬汁除了歐姆蛋之外,好像還有酸黃瓜醬還是黃芥末醬(還是只有起司?),心想直接吃會不會太口渴,就又點了一杯奶茶,事後證明是明智之舉。因為整體而言略顯乾柴,又是肉又有起司,有點膩口,吃了三分之一就吃不太下,大小有如Subway的潛艇堡,吃完是頗有飽足感,男生應該也吃得飽,也或許是近期減肥忌口胃口有變小,總覺得很難吃完,本來還有點想打包,不過還是算了,後來配著奶茶喝,花了一段時間硬是把它最後還是吃完了。

有跟老闆稍微聊了一下,他們說他是在美國待一陣子,天天到那邊的古巴三明治快餐車吃三明治與老闆交陪,然後老闆有稍微指點幾招,他再自行揣摩,回台灣開店。用餐完畢後,櫃台的女士問我吃得如何,我也據實回答:覺得略顯乾柴。不過她說正統的就是這樣,我也不曉得到底對不對,我也沒去過古巴,也沒去過美國。

整體而言只覺得比OK好一點,好吃程度約略是中間稍偏上,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

格內相關:

台中美食- 樂檸漢堡:速食龍頭靠邊站

++++++++++++++++++

SUPER 超級古巴三明治

服務選項: 內用 · 外帶

地址: 402台中市南區五權南路265號

營業時間: 

星期一 08:30–16:00

星期二 休息

星期三 08:30–16:00

星期四 08:30–16:00

星期五 08:30–16:00

星期六 08:00–14:00

星期日 08:00–14:00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流行樂本色This is Pop:角度特別,由小窺大

流行樂本色This is Pop:

集數主題分為:

1.大人小孩雙拍檔效應

2.自動調諧

3.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4.當鄉村樂成為流行樂

5.英式搖滾萬歲!

6.音樂節崛起

7.一首歌能做什麼?

8.從四首歌看布里爾大廈


第一集,大人小孩雙拍檔效應:

讓我重新認識了大人小孩雙拍檔(Boyz II Men),沒留意過他們的和聲勢如此完美美妙,也影響了後面的偶像男團的編制與和聲,如新好男孩......等,不過後起之秀的和聲還是弱於前輩,但顏值則是特別出眾。

第二集,自動調諧(Autotune):

最初最知名全部使用Autotune的歌曲是雪兒的1998年的金曲《Beliver》,不僅暢銷也造成轟動,而嘻哈歌手提潘(T-Pain)大量使用,則是讓他惡名纏身。但其實自從音樂人發現這套軟體後,也席捲音樂圈,只要俊男美女,不必在乎到底會不會唱,都可靠此軟體修正音準,而且許多知名歌手也默默地在使用,有人隱晦默默,也有人開陳佈公。

第三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則描繪近幾十年來,瑞典出了層出不窮的鬼才音樂人、製作人,昔日連美國大牌歌手也會飛到瑞典錄音製作,而近來則是傳統延續,人才更不斷輸出,不過是瑞典製作人到美國深根,就近製作。


第四集,當鄉村樂成為流行樂

鄉村音樂確實在美國佔有一席之地,我的理解停在約翰丹佛John Denver、威爾尼爾森Willie  Nelson,而當今的流行小天后泰勒史威夫特Talor Swift早期也是唱鄉村樂起家的。不過這集探討的歌手我不並不太熟悉,也算是增長知識,重新認識鄉村音樂。


第五集,英式搖滾萬歲!:

描繪90年代英式搖滾,大小樂團都頗受歡迎,最厲害影響最廣泛的堪稱布勒樂團和綠洲樂團,像是他們的代表性金曲,Song 2,Wonderwall,仍然歷久不衰,常有店家或是各式場合撥放著,至今聽來還是超越時代的好聽。而且這集也記錄當時在英國,布勒代表的是中產階級,綠洲代表的是藍領工人,也曾在同一時間發表單曲,一較高下,當時是布勒略勝一籌,現在回頭看當時的競爭,感覺有點幼稚,不過當時還是年輕人的他們血氣方剛,互相較勁意味濃厚,也是無可厚非。


第六集,音樂節崛起:

則描繪音樂節的濫觴,也介紹昔日有些有著不同特色的音樂節,或是稱為音樂祭,也採訪主辦人或是當時參與的人,介紹音樂節是怎麼草創,怎麼成長的過程,讓人一窺幕後製作要克服的難關種種。也讓我想起看李安電影《胡士托風波》帶給我的微微悸動,因為過去我也會追音樂祭追得有點兇,像是北部的巨獸搖滾,台中的搖滾台中等。


第七集,一首歌能做什麼?:

主要在描繪在社運場合誕生的幾首爆紅歌曲,因為是發自內心的吶喊與誠懇,才使得這些歌曲那麼有力量,這麼有渲染力吧!感動不僅是現場的社運人士,也獲得大眾廣泛的回響。


第八集,從四首歌看布里爾大廈:
則描繪在披頭四英國傳播到美國的風靡之前,布里爾大廈這裡有著百家以上跟音樂相關的產業,而且是一條龍的可以從零到有,盛況曾經空前,連大名鼎鼎的卡洛金也曾在這裡努力創作過。而片中也透過歷久不衰的四首好歌,來回顧布里爾大廈的曾經風光。

這檔紀錄片形式的音樂節目,特別用心,看了對於歐美昔日的流行音樂、搖滾樂、鄉村樂,用特有的角度切入,頗有深度,也捕捉當年的一些吉光片羽,珍貴的音樂遺產。

++++++++++++++++++
格內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