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轉載】蘋中人:我的電影沒一部失敗 魏德聖


 (圖片來源:Cheers雜誌)

(水筆按:魏德聖導演真是夠霸氣、格局又高!)

正文:
作者/傅紀鋼 攝影/侯世駿

魏德聖,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大家從媒體知道他,從電影知道他,但還是不解,為何一個導演專拍乏人問津的題材,一拍就讓大眾驚奇?2007年,《海角七號》創造5億3000萬的驚人票房,講歷史題材霧社事件的《賽德克.巴萊》,不但籌到7億巨資,最後還能賣出8億8000萬,創下國片史上最高紀錄。是怎樣的人會有這種自信,專做他人不做的事?


面對問題,魏德聖直接坦白。講到關鍵處,或提到外界對他的迷思,會隨著語氣輕敲桌子,顯得激動。他內在有龐大的世界,努力想說給大家聽,卻很難一次講清楚。


魏德聖生於台南永康,父親在保生宮旁開設鐘錶店,廟口就是魏德聖成長的地方。由於父母皆為基督徒,從小他就對於宗教與文化感到混淆。「我小時候把文化跟信仰劃成等號。以前在廟口看宋江陣,跟著小朋友一起玩打鼓,回家就被父母罵。可那個是文化。不同信仰的人會把文化當宗教,廟口演戲、演電影,父母准我們看,參與打鼓就不行。」這可能是他後來對台灣文化題材深感興趣的最初衝擊。


從國中到念五專的生活,他覺得沒什麼好說的,「我從小是一個沒有志願,沒有夢的人。國中升學壓力大,不想高中再被折磨,就考工專。上五專後就每天打球、在玩。父母要我念電機去了才發現無趣。」


魏德聖開始思考人生,是當兵之後的事。他從小到大沒離開過永康附近的小圈子,連工專都在附近。抽到台北當兵後,不同的環境,讓他產生很大的不安全感。他說:「當兵被長官虐待,在台北又舉目無親,日子很苦,就會去教會待著,心就靜下來,慢慢開始思考未來。剛好當兵的朋友念世新電影,想起小時候廟口看電影的回憶,我想也許可以投身這個行業。」


因為沒有相關學經歷,花了2年時間入不了行。但魏德聖已跟家裡說要在台北闖天下,憑著一口氣還是繼續衝。最後靠加入演員訓練班,認識業界老師,終於得以入行。他從企劃助理開始,什麼都做,什麼都學。


「真正意義上說,我一直到了楊德昌導演那邊,才算從電視圈入了電影圈。」在楊德昌旗下的經驗,奠定魏德聖的導演路。他原本只是開車助理,楊德昌覺得他表現不錯,又發現他得過優良劇本獎,就升他當助理導演。楊德昌拍《麻將》期間,因為人員更迭,公司沒人,魏德聖也就升到副導演的位置。


「楊德昌是藝術家,他不會訓練你,覺得你站上什麼位置,要你做什麼,你就要會。當時我資歷不夠,沒什麼經驗,還要跟一些國際大師合作,在壓力下不得不成長。拍完《麻將 》之後,幾乎什麼片我都得心應手。

魏德聖認為自己不是嚴謹的人,在那環境下變得重視細節。「
我後來在電影圈就用這套模式,別人就覺得我很機車。但這不是最基本的嗎?楊德昌曾對我說一段話,到現在都很受用:『來跟我學拍片的人,研究我想法的人,都是笨蛋。自己有腦不開發,開發我的腦幹嘛?小魏啊,跟片跟一部就夠了,了解每個環節就夠了,接下來是自己要做什麼。』」


等待被看見的過程最苦一路模仿練習,到2000年有機會加入電影《雙瞳》團隊,魏德聖學到國際業界的作法,開始寫想拍的劇本。從《賽德克巴萊》、《Kano》,到最近開始募資的《臺灣三部曲》都在當時就已完成。但從劇本落實到拍電影,卻是一段艱辛過程。


魏德聖1999年結婚,後來生了小孩,電影夢讓他無法養家餬口,從2000年到2006年間他零星接了電視單元劇,拍一些「別人想要什麼,你就給的東西」。有的劇本寫得不知所云,他晚上拿到明天就要拍,常氣得把劇本摔在地上,但明天還是乖乖上工。妻子看他每次接案都那麼生氣,就叫他不要做了,專心弄電影,養家責任就由她負責


問他當時的心情,魏德聖感慨說:「我告訴你啦,人最痛苦的就是等待。過去我訓練自己都不叫苦。而你有能力後要怎樣被看見,那段過程才是最苦的。」青春有期限,魏德聖靠老婆負擔家計,讓他因看不到盡頭而恐慌。「人生有兩個關卡令人焦慮。一個是小孩出生;另一個就是40歲。」他32歲時有了孩子,就想賭一把,借了200萬拍了5分鐘《賽德克.巴萊》的募款短片,結果到處碰壁。「但我還是死性不改,在37歲那年覺得不做不行了,要老了,就一次全壓上去。」

魏德聖重壓的就是《海角七號》,那時他讀到一則新聞,提到一位郵差花了兩年時間才送達一封日據時期的信,這個線頭成了《海角七號》的創作原型。當時他連拍戲的5000萬成本都不知在哪,就只帶了50萬元下屏東,付不出來的錢就積欠挪借,一路咬牙把電影完成,最後造就了國片的票房奇蹟。


「當時我每天晚上重複做一個夢。夢到我在片廠,現場沒人也沒燈光。夢裡狂喊:為什麼不開燈!不開燈怎麼拍……然後被自己的夢囈嚇醒。那時為了資金焦慮到差點精神崩潰。」魏德聖此時想到仍心有餘悸。


他認為,只要把東西拍好,一定可以吸引到觀眾。但怎麼讓大家喜歡?在《賽德克.巴萊》的短片後,他花了整整5年,每天看書研究如何賣電影。他的祕訣是:「只有導演自己最了解自己電影的魅力在哪。」所以他參與電影行銷,「老實說你可能不相信,我從來沒想過這樣會輸。我都準備好了。」

對拍攝的講究,片子成本都很高,雖然叫好叫座,卻沒有替公司賺到錢。「《賽德克.巴萊》因為拍攝的天候問題,預算從5億暴增到7億多,票房要賣到14億才能回收。《海角七號》大賺,但賺的都填進去,一來一往財務回到了零。錢看似一場空,但我有了兩部作品。」


今年8月,魏德聖開始替《臺灣三部曲》的拍攝計劃啟動第一階段募資。他預計明年8月,電影正式開拍,接下來4年內,搭景、拍攝、後製、發行,在2024年正式推出電影。

+++++++++++++
相關閱讀:

「電影」看魏得勝《海角七號》:對話逗趣的熱血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