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Keesing (2004) ,《文化人類學》,〈第一章 人類學研究法〉書摘,頁13-34。台北,巨流出版社。


進碩士班以來第一次的書摘導讀,儘管不成熟,卻也留個紀錄:


課程名稱:田野調查方法與實務

授課老師:陳玉苹

    生:水筆仔

    期:第三週  2021/09/28

 

Keesing (2004) ,《文化人類學》,〈第一章 人類學研究法〉,頁13-34。台北,巨流出版社。

 

﹝1﹞   人類學的領域

 

        人類學(anthropology)的意思就是「研究人類的學問」。

        人類學是研究普同性和獨特性的學問。

        為避免歪曲並誤解對方。可能改變這種情況的方法是從內在來看其他生活方式,從外在來看自己的生活方式、從內在外在來看我們共同的人性也就是去研究與我們最為迥異的生活方式。

 

        這許多不同的人類學家之間有什麼共通點呢?(這是個好問題,文中交代了上述各個分類派別的脈絡與介紹,但看完後卻還是覺得有點模糊)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人類學者掌握了人類社會在各種時空的不同行為方式,又掌握了智人(Homo sapiens)的生物性傳承,是唯一能勝任概推人性、人類差異性和人類可能性的學者。

 

2 文化人類學與科學

 

        文化人類學通常是指研究人類習俗的一個較狹窄的領域,即對諸文化和諸社會的比較研究。

        區分不同民族和社群的假設、意識和風俗,是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焦點。

        近幾十年來(作者此書原始出版年代是1976)人類學者著重的並不是追溯民族間的歷史關係,而是想追尋人類社會行為和文化的科學性通則。(此段話寫在40多年前,不知近幾十年來著重的方向又是什麼?


        社會科學都深覺「科學方法」的必要。

        什麼是科學?藉著系統性的觀察或實驗,以尋求有秩序的框架來解釋事物。

        但人類想要瞭解其他同類的努力能夠或者說非得是「科學的」不行嗎?(喜歡這個提問)

        文中舉了巴西印地安人的例子;充其量是心靈相交時包含一個交互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的過程,但又太容易造成曲解與客體化(對這邊提到的「客體化」不懂)

        人類學家一直得和交互主觀性的問題鬥爭,幸運地避開了許多將人類遭遇錯誤地「客觀化」的方法。

        人類社會行為是太多變項交織成的產物,因此科學狹隘的焦點顯然就很不適合用來鑽研這些問題了,但研究複雜系統的科技綜合性科學的興起卻多少帶來了一些希望。

 

3 田野工作

田野工具是對一社區及其生活從事長期的研究,是人類學家收集資料和建立通則的主要根據,我們叫這種有關生活方式的紀錄為民族誌(ethnography)

無論田野是在城市、鄉鎮、村落、或叢林茅屋,人類學研究的範式在許多重要方面都是一樣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深入的浸淫在民族的生活中。


多年來,人類學者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成年男子身上,而忽略了婦孺一方。(是否因人類學家多為男性所致?)

++++++++++++++++++++

關於書摘文中提到的疑問近幾十年來的變化或方向又是什麼,老師也提供了解答,後殖民、後現代、女性主義,都紛紛介入討論,變得更加多元且豐富,但目前我們連初階傳統的人類學打底都應接不暇了,所以似乎暫時還上不到那一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