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雜誌TimeOut請業界人士選出了英國百大經典電影The 100 best British films。提供了一個方便掌握英國電影精華的途徑。今年年中台北電影節的國家主題即是英國,名單中的影片也會有不少選入,大家可以參考這份名單找自己有興趣的電影來看。
麥可鮑威爾Michael Powell就有7部,麥克李Mike Leigh有5部,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有4部,大衛‧連David Lean有4部,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有3部,肯洛區Ken Loach有2部,丹尼鮑伊Danny Boyle有2部。而像麥克李、肯洛區和丹尼鮑伊迄今仍創作不斷,真是影迷的福氣;希區考克選的片都較為冷門,看來是把驚魂記、電話謀殺案、鳥、後窗等經典歸於美國片了。

★ 第1名:《威尼斯癡魂》(Don't Look Now, 1973)
導演:尼古拉斯‧羅吉(Nicolas Roeg)
伊莎貝爾是主持巴諾布猿bonobos語言計畫的頂尖動物語言學家,與巴諾布猿過著快樂充實的研究生活。約翰則是前來貼身採訪的《費城詢問者報》記者。然而卻在一次動物激進解放組織策畫的大爆炸中,伊莎貝爾身敗名裂且嚴重受傷,約翰也被牽連捲舖蓋走路。巴諾布猿被賣到電視台,上演24小時不間斷的「楚門秀」,這些語言能力超強會電視購物的猴子們大受歡迎,成為全國注目焦點。而伊莎貝爾也一心想要回巴諾布猿,約翰則想完成這讓他栽跟斗的報導......
(真有巴洛布猿bonobos,不過沒有書中描述神奇)
巴諾布的呼喚APE HOUSE的情節並不讓人陌生,角色讓人聯想到電影剛果Congo裡會說話的聰明大猩猩相依相伴的科學家,破壞實驗室解放動物則讓人想到未來總動員Twelve Monkeys揭開序幕的情節。而後全國放送巴諾布猿的實境節目則又讓人想到楚門秀The Turman Show,或是外國風行的各類實境節目。裡面的內容很容易從我們的記憶中搜尋材料來想像比擬。
小說情節由兩條線交織開展,一條是女科學家伊莎貝爾鍥而不捨要活巴諾布猿的努力,一條則是約翰想盡辦法要搶到大獨家重返份量的記者之路。而作者莎拉.格魯恩Sara Gruen也仔細描繪兩條線的家庭問題紛爭、同事情感糾葛、生命的大轉折衝突。追隨、奪回巴諾布猿的大行動中,也有屬於個人私我的探尋與思索。
這本書有很多細節的描繪,約翰在撰寫報導時增刪不斷、文氣調整、字數要求,稿子回傳給雜誌社後被大改特改,標題和內容都面目全非。以及蒐集資料來源、採訪過程中利用各種非法合法手段。都異常真實讓人信服;還有像是巴諾布猿的外觀行為情感、以至於嬉戲、多樣化的性交細節,都佔了頗多篇幅。不少看似可以一語帶過的東西卻善用鋪陳呈現鉅細靡遺的枝枝節節,或許是意圖透過這樣的手法強調催眠讀者其真實性。
令我驚訝的是真有巴諾布猿bonobos!這本書的作家莎拉.格魯恩Sara Gruen很夠意思的提供相關資料連結,循著這線索也有英文資料可查,然而中文資料厥如。不禁離題想到台灣真的沒有什麼認真用心的自製常態動物節目,都是外來西方觀點美國觀點的動物星球頻道之類。小時候至少還有頑皮家族之類可愛節目,令人感嘆;這部書前大半段多是巴諾布猿的詳細描寫、伊莎貝爾、約翰的生命衝擊與困境,或許會讓人感到綿長無趣,不過後面四分之一開始節奏轉換後的快速劇烈變動讓人欣喜。儘管巴諾布的呼喚APE HOUSE大談特談實驗室動物研究與動物保育的嚴重衝突與爭執,僅止於盡量描述表面現況而沒有批判性思維,讓人有些遺憾。不過這個特殊的科學、動物題材與寫作的綿密用心還是值得讚賞。尤其看到巴諾布猿的真實身影後,恍如從1D紙上文字變為3D立體影像,整本書也活潑起來。
(作者莎拉.格魯恩Sara Gruen)
感謝皇冠文化提供試讀
+++++++++++++++++++++
格內相關閱讀:
「閱讀」讀 麥克克萊頓《危基當前》:基因科技的預視及警告
「閱讀」讀 南希休絲頓《斷線》:選材、手法特殊
+++++++++++++++++++++
巴諾布的呼喚APE HOUSE
作者:莎拉.格魯恩Sara Gruen
譯者:謝佳真
出版:2011,台灣:皇冠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25日
ISBN:9789573327998
您是第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