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良,〈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19:2(2012.6),頁1-29
※章節安排
一、前言
二、所謂「皇上萬歲聖旨牌」
三、萬丹上帝廟與萬泉寺
四、萬壽亭與忠義亭
五、結論
※摘要
一、前言
朱一貴事件(康熙60年,1721年)起事群眾在旬日之間,即擊退駐臺清軍,稱帝並建立年號。但戰爭過程中族群分類對立,揭開了南臺灣閩粵族群長期對立的序幕。
本文主要是以以下的疑問出發:義民在起事儀式中供奉的「皇上上帝聖旨牌」,具體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牌位?為何在十八世紀初當義民們覺得需要的時候,就可以隨手取得萬歲牌,而不是其他物品加以供奉?供奉萬歲牌是從哪一個時候,透過怎樣的方式在民間社會普及流行開來?
二、所謂「皇上萬歲聖旨牌」
我們只能從臺灣其他地方廟宇的現存古物,來了解清代萬歲牌的形象。臺南市善化區留有一座「萬歲牌」,上書「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七字。類似的牌位,台灣至少還有三座。
清代台灣還有一種寫著「聖旨」兩字的「萬歲牌」,例如新竹著名的新埔義民廟,在正殿神龕上方的眉樑上,安置著刻有「聖旨」兩字的牌位。屏東聖母堂也有安置「聖旨」兩字的石碑;可將它看為是民間對「皇上萬歲聖旨牌」的不同想像。
宗教機構供奉萬歲牌普遍存在於明清中國各地,青海省的瞿曇寺,直到今天在隆國殿的玉石蓮台上,供奉著明代刻製的萬歲牌,高達六尺的的萬歲牌,以梵、漢、藏三種文字,寫上「皇帝萬萬歲」,由明朝太監在15世紀(1427年)所供置。西藏布達拉宮紅宮最高殿堂的殊勝三界殿,供奉一座藏、漢、滿、蒙四種文字書寫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牌位。是康熙59年(1720年),皇室派遣平逆將軍護送置拉薩,賞賜給七世達賴喇嘛。
還有一種被通稱為「寶卷」、流傳於明清社會的宗教經卷,受到佛教變文的影響。現存明清寶卷在正文展開之前,通常會有佛說法像及三塊龍牌。第二塊上書「皇帝萬歲萬萬歲」或「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當今皇上萬歲」。萬歲牌的存在肯定有助於模仿一般佛寺講經儀式而來的宗教活動,宣示其儀式的合法與正當性,尤其是政府高壓取締民間宗教結社的時代。
清代民間宗教機構供奉萬歲牌,應該是來自民間佛教宣講寶卷的傳統。
三、萬丹上帝廟與萬泉寺
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在事件平定後不久進呈給皇帝的報告中提及,粵籍義民誓師起義的地點是「萬丹社」。由於「社」在清代臺灣是指稱非漢民的原住民部落。但清代的下淡水平原雖然有被稱為「鳳山八社」的熟番部落,卻無一名為「萬丹社」者。筆者認為,在地名之後加上一「社」字以表示漢人聚落,可能跟明鄭的政治遺留有關。
康熙60年時,下淡水粵籍義民,給地方官員的一份稟文中,比較精確地提到他們最初發起武裝軍事行動的地點是萬丹上帝廟;明鄭官方所扶持的祀神主要是關公以及玄天上帝。研究成果提醒我們,萬丹民社、上帝廟及明鄭統治之間,可能具有一內在關聯。
儘管現存文獻一直沒講清楚,但傾向的結論:義民最初所供奉的萬歲牌很有可能是來自萬丹上帝廟。
現在的萬丹地區並沒有一座名為「上帝廟」的廟宇,一般認為位於今市郊的萬泉寺,就是上帝廟在嘉慶年間改建而來。然而,十九世紀末的《鳳山縣采訪冊》,卻說:在「真武廟」(玄天上帝)和「觀音寺」的類別中,分別記錄兩座寺廟。最晚在十九世紀末,在建築和名稱上是一座廟的「萬泉寺」,感覺還是兩座廟。根據方志可以推測,萬丹地區最早的寺廟應該是主祀觀音的「萬泉寺」,隨後在康熙末年,才出現主祀玄天上帝的「上帝廟」。至少在十八世紀時是兩座寺廟。
粵籍義民在康熙60年起事抵抗叛匪勢力時,雖從東邊的近山地區遠來閩籍大本營的萬丹,但他們並沒有進入市街內,而是在郊外的上帝廟舉行祭祀儀式,他們可能也將上帝廟作為戰時的前線軍事指揮所,從下淡水的自然環境來看,粵民大本營(現在的六堆)內縮在東側沿山地帶,萬丹則位於平原核心地區。義民不是在自己的本據,而是往西來到萬丹發起戰事,應該是基於戰略和整體佈防的考量。
據萬泉寺保存的古碑推測,原本的上帝廟最晚在十九世紀初改名為「萬泉寺」。寺廟名稱在十幾世紀的變化,與其說是一個單純的改名或合併,倒不如說是恢復了原本以觀音信仰為主的佛寺。原因可能是住持應璋的個人魅力與民間宗教信仰的改變有關。另外,十九世紀下淡水平原又發生了兩起重大的閩粵械鬥,以及閱讀萬泉寺和六堆天后宮十九世紀的石碑,可充分感受到閩粵之間彼此涇渭分明,但各自地域內部卻又存在跨村落之區域整合的現象。
四、萬壽亭與忠義亭
在叛亂初步獲得控制後,由兩位義民領袖率領三千名的部眾,護送萬歲牌到臺灣府城的「萬壽亭」供奉。
萬壽亭是康熙50年(1711年)時,台廈道陳璸為了慶賀兩年後的皇帝六十大壽所倡建。六年後,台廈道梁文科又以「規制弗完,恐褻君恩」,會商地方文武共同捐資擴建。萬壽亭也成為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方文武官員舉行朝賀儀式之所。朱一貴事件時,義民們一路往府城前進,將萬歲牌安置於萬壽亭,看來是相當合理的舉動,因為萬壽亭是臺灣當時最符合皇帝身分的地方。
南臺灣粵民和萬歲牌的關係並沒有隨著供奉在萬壽亭而結束。目前至少有三份十八、十九世紀末的文獻中提到,他們在地方一座名為忠義亭的廟宇內供奉萬歲聖旨牌。推測是原本在萬壽亭的萬歲牌,在朱一貴事件平定後,被迎回下淡水粵民村落內長期供奉,這個過程有點類似於今日廟宇進香的概念,是經過府城萬壽亭的奉祀加持後,才回到鄉村來。
忠義亭普遍被認為是朱一貴事件後,由總督覺羅滿保為「粵庒義民」建。但想成是特意興建,倒不如推測粵籍移民將村落內早已存在著的一座廟宇,用來供奉萬歲牌,並改為忠義亭。
更核心的問題是:粵籍移民在地方上供奉萬歲聖旨牌,對地方社會到底有什麼具體作用呢?十八世紀林爽文事件,福康安前往南部恆春掃蕩殘匪的回程中,曾經親自來到供奉萬歲聖旨牌的萬壽亭,入門後「先謁萬歲牌位」。清代征臺最高指揮官親臨忠義亭並謁拜萬歲牌,肯定也提升了忠義亭在地域社會的地位,我們可以從社會動亂中,看到萬歲牌位地域社會所帶來的威力。
五、結論
供奉萬歲牌的忠義亭,也成為一整個清代南臺灣粵籍移民的重要象徵。一旦地方社會發生動亂,他們就聚集在忠義亭,誓師起義,募集武裝人員,分配軍餉,並指揮民兵作戰。直到今天,忠義亭、義民的歷史,還和客家的族群認同具有深厚的關連。
※心得
這篇近三十頁的論文雖不算長,再行文中卻不時援引稟文、方志、石碑…等,並且精簡地介紹不少的瑣碎的內容,第一遍瀏覽全文時,讓我抓不太住重點。直到第二遍閱讀邊做摘要邊參考上下文,以及小節標題,才慢慢抓到脈絡。是做摘要時的一次難得經驗。
++++++++++++++++++++++++++
格內相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