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原本並沒有特別期待這個展,不過有機緣參觀之後,還是有「開了眼界」,以及長知識的感覺。 立體書淵遠流長,1200年代,英國聖本篤教會的修士馬修˙培利士(Matthew Paris)創先使用「插頁」,做出從英國到耶路撒冷和聖地麥加的朝聖地圖,是立體書的前身起源。 1300年代,哲學家雷蒙.魯爾(Ramon Llull)用數張紙製器具發明出「轉盤」(volvelles),外型有點類似中國羅盤。 1540年代,畢特拉士.亞比安努士(Petrus Apian)印出《帝王天文學》,並使用轉盤作為計算和說明天體及星球運轉軌道的工具書。 1765年代,羅伯特.雪爾(Robert Sayer)製造第一本給小孩看的立體書,這本書稱為《小丑書》,運用很多插畫紙片,以「掀紙片」的方式呈現有趣的故事內容。 1800年代,立體書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從英國出版商瞄準青少年市場開始,富樂新奇玩具公司(S&J Fuller)於1810年出版《小范妮的歷史》,是第一本紙娃娃立體書,配合不同故事情節有不同服飾可供穿搭;而工業革命促使人口激增,大量崛起的中產階級有多餘錢願意花在昂貴書籍上,讀書給小孩聽。1870年英國及韋爾斯通過小學義務教育,專門出版童書和立體書的出版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英國和德國,立體書市場逐漸從成人轉向兒童。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摧毀了德國的印刷和玩具製造生產中心,立體書無法再進入德國境內印製,戰事連連,人力和紙張大幅短缺,生產量大降,第一個黃金時代結束。 1929年,路易斯.傑拉德爾(S Louis Giraud)與當時的著名紙藝大師希奧多.布朗(Theodore Brown)合作出版共16本「布卡諾故事系列」(Bookano Stories),只有打開書頁,故事場景出現在兩面的跨頁上,與現在的立體書已經十分相似。 1932年,美國紐約的藍絲帶出版社(Blue Ribbon Press)模仿「小木偶皮諾丘故事系列」為起點,推出一系列經典童話和卡通人物的立體書,並把「Pop-up book」註冊商標,沿用至今「Pop-up book」已成為立體書代名詞。 1936年,現存可考的台灣立體書卡片也誕生於此時期,創作者是台北的黃根。 1950年,佛伊提克.庫巴斯塔(Vojtect Kubasta)身兼藝術家和建築師,他為出版社繪製插畫跟出版許多立體書,還有以不同交通工具為主題的書籍,為立體書累積許多素材。 1965年,立體書的第二個黃金時代。華多.杭特(Waldo ‘Wally’ Hunt)創立「圖象國際公司」(Graphics International),曾以立體書作為廣告媒材。杭特為藍燈書屋(Random Houses)製作設計及生產立體書,之後離開公司又再創立「互視國際公司」(Intervisual),該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立體書創作及出版公司。他同時也是知名的立體書收藏家。 1975~1995年,荷蘭紙藝及設計大師隆.范德梅爾(Ron van de Meer)以專為成人設計的立體書「寶盒系列」(The Pack)揚名國際,是成人知識百科立體書的先鋒。他致力創新呈現介面,置入錄音帶的多媒體整合,使立體書呈現方式更為豐富。 2000年迄今,立體書出版量日漸減緩,但也與時俱進,像是結合AR擴充實境的技術開發,讓立體書可以不受限制地「彈跳」出書本。 另外立體書歷史上也有位劃時代的重量級大師: 洛薩.梅根多佛(Lothar Meggendorfer,1847~1925)這位德國的插畫師,在創作送給孩子的聖誕禮物時,並不滿足當時立體書只有單一動作,另外發明以「鉚釘」在紙片上做造出可同步、多樣活動及動態的立體書,被譽為創世紀的天才紙藝師。日後立體書的最高榮譽「梅根多佛」也就是以他為命名。 《皇宮》(日文復刻版) 《1934靴貓復刻》(Pop-Up in Books with Pop-Up Picture) 《Dinosaurs(Creatures of Long Ago)(A Pop-Up Book)》,John Strejan / James Roger Dias 《The Dragon & the Knight: A Pop-up Misasventure》,Robert Sabuda 《冰雪奇緣》(Frozen: A Pop-Up Adventure),Matthew Reinhart 《聖誕字母書》(Christmas Alphabet, Deluxe Anniversary Edition),Robert Sabuda 《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A Commemorative Pop-Up),Robert Sabuda 《星際大戰電影百科》(Star Wars: A Pop-Up Guide to the Galaxy),Matthew Reinhart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The Ultimate Pop-Up Universe),Matthew Reinhart 《Welcome to the Neighborwood》,Shawn Sheehy 《動物樂園》(Animal Popposites: A Pop-Up Book of Opposities),Matthew Reinhart 《超級英雄》(DC Super Heroes: The Ultimate Pop-Up Book),Matthew Reinhart 《龍與怪獸》(Dragons & Monsters),Matthew Reinhart / Robert Sabuda 《仙子與魔法生物》(Fairies & Magical Creatures),Matthew Reinhart 《叢林之書》(The Jungle Book: A Pop-Up Adventure),Matthew Reinhart 《灰姑娘》(Cinderella: A Pop-Up Fairy Tale),Matthew Reinhart 《The White House: A pop –Up of Ours Nation’s Home》,Robert Sabuda 《建築寶盒》(The Architecture Pack),Ron der Meer/ Mark Hiner/ Corian Fletcher 《中國彈起》,劉斯傑 《香港彈起》,劉斯傑 現場除了各式各樣主題的立體書展示外,展場動線後面有個綠野仙蹤的主題,有綠野仙蹤的重要人物和場景重現,也有可供遊戲的設施,搭配各種版本的立體書,吸引大人小孩的目光,也是拍照打卡的重點區域。 美中不足的是看完展覽後的周邊商品販賣部,沒看到什麼立體書的品項,雖然有些建築物的立體紙模型,不過價格偏貴且是中國製品。如果能進些展覽中的歐美製的精美立體書,或是些中文立體書,想必更為圓滿。畢竟來逛的客人應該就是衝著立體書而來。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