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閱讀」讀 卜洛克《蝙蝠俠的幫手》:史卡德不辦案?

「『我看著那塊大理石,』據傳米開朗基羅是這麼說的:『我便把不屬於大衛的部份挖掉了。』這話叫絕的程度還真可以媲美莫札特當初如何解釋音樂創作是全世界最簡單的事呢:你只消把腦子裡聽到的音樂寫下來就是了。其實他們就算從來沒說過這些話,又有誰在乎呢?如果他們沒說過,呃,那也該請他們說的,你說對吧? 」......p192
 
《蝙蝠俠的幫手》收錄十篇馬修史卡德的短篇偵探小說,這本書不同於以往閱讀卜洛克長篇的經驗。卜洛克的長篇偵探小說必然有頭有尾,有案件、有死亡、有結案。這本書裡的短篇卻不一定謹守偵探小說的守則,有的篇章沒人死亡,有的也算不上是偵探小說而僅是史卡德的生活片段,這本書卜洛克信手拈來的各種寫法,跟長篇比起來顯得隨性瀟灑。沉鬱氣息也不這麼濃厚,有另一種閱讀口味,身為史卡德迷的讀者都應該來看看他另一個面貌,不「那麼」執著於案情,不「那麼」沉溺於消沉情緒,處於放鬆狀態的史卡德。
 
當然這裡面大多還是有頭有尾的短篇偵探小說,有些是獨立的故事,有些則是長篇《酒店關門之後》、《刀鋒之先》的雛形,還是可以享受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一般短篇小說因為字數有限,情節總是特別緊湊,角色個性鮮明為求一眼吸引讀者目光。但在卜洛克的短篇小說卻很特別的還是維持一種慵懶與閒散,不會給人被一路趕著跑的焦慮。還是維持著高質感,不時又會出現一些世故的感嘆或對話,勾起人生活、工作上的同樣感觸的共鳴。又或是在情節中不經意閒聊起音樂、藝術的體會,讓有同樣雅好的讀者獨自接受會心一笑的密碼。
+++++++++++++++++++++++++++
他山之石:
+++++++++++++++++++++++++++
格內相關閱讀:
+++++++++++++++++++++++++++
書名:蝙蝠俠的幫手
作者:勞倫斯.卜洛克
出版社:2008,台灣:臉譜
ISBN:9789866739507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書店」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 熱門?

週末下午,書店裡人多了不少,偶爾也會有大戶在這個時間出現。正在有聲區忙進忙出時,看到有位穿牛仔衣約三十幾歲的先生,手裡捧了一疊七、八張CD,瞄了一下,大部分是些西洋搖滾經典。過了一陣子,心裡實在不安心,轉身一看,有聲區,沒有人,再放眼望一樓,也沒有那位先生蹤影。快步走回櫃檯,查詢印象中的幾張CD是否賣出,櫃檯工讀生正好有空檔就問了一聲,「有看到一位先生拿著一疊CD嗎?」「沒有阿」我皺了一下眉頭。「那有人結了好幾張CD」「有阿,結了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 。」鬆了一口氣,也高興有識貨的客人上門。

八九點時,我依然在有聲區像隻「半頭蒼蠅」亂忙一通(比無頭蒼蠅好一點點),有兩個背著電吉他高中生正在西洋流行櫃前聊著,雖然是兩面對面交談,聲音一付活力十足(絕對不是我故意要偷聽的,儘管當有人背著樂器出現時,我身上的雷達就會敏銳起來)「我跟你講平克佛洛伊德有張經典專輯都賣不掉,我每次都看到」「ㄟ,奇怪!應該在這裡的,怎麼找不到。」聽到這段對話,我幽幽地走到他們面前,「請問是要找月之暗面嗎(The Dark Side Of Moon)?」他有點驚訝還翻白眼想了一下「對...就是那一張。」我心裡OS:該不會被上位客人買走了吧!一查,果然如此。跟他們回覆後,悻悻然離開還一邊念念有詞「我今天一定要買到它...」;今天差點可以賣掉兩張《月之暗面》,如果有庫存的話。平克佛洛伊德在台灣不是偏冷門嗎?而且兩個人還要同一張專輯?難道我的認知有問題。
++++++++++++++
他山之石:
++++++++++++++
格內相關閱讀:
++++++++++++++
專輯:月之暗面 Pink Floyd / Dark Side Of The Moon
演出者:平克佛洛伊德
唱片編號:724382975229

發行:1973年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閱讀」讀 南希休絲頓《斷線》:選材、手法特殊

《斷線》是部題材特別,寫作方式有趣,翻譯嚴謹的小說。從2004年的紐約寫到1944年的德國,以倒敘的方式描寫一家四代被歷史捉弄及互相影響的家族命運,以四部寫成,用每一代六歲孩童的觀點看當時的世界 。除了翻譯的文字流暢易讀外,許多跟歷史文化相關的專有名詞也在章節後有所注釋,相當貼心。
 
題材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在歐洲各地設立「生命之源」培養純種的亞利安人種,挑選金髮碧眼的年輕女子與納粹生下「優等人種」,交與給黨衛軍家庭扶養,為希特勒第三帝國效命。因為戰爭人力耗損太快,更直接在歐洲各地抓走帶有純正亞利安人種特徵的年輕孩童,遠離家國給黨衛軍家庭收養。家族裡的曾祖母就是生命之源 裡孩子,從烏克蘭被帶到德國 ;近幾年的文學暢銷書,許多都以兒童的眼睛看殘酷的真實世界,柔化溫暖原有的現實。這本小說也循著這條路子,外面世界的巨大變化和衝突在6歲小孩是懵懂的,但是大者如納粹之後的道德煎熬、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對立,小者如夫妻、母子、婆媳間的議題,都成為背景縮影於小說之中,透過孩童的角度一步步揭露,成為大小兼顧,有內容的小說。
 
以小孩的觀點出發於作者是較輕鬆簡便的。因為許多成人間愛恨糾葛往往是劇烈不可原諒的,加以歷史文化不可逆的催化下,常會陷入必須深刻、必須煎熬的死胡同,是暢銷小說讀者避之唯恐不及的「菜」。作家必須費盡心力才能處理得當,但是身為暢銷作家的自覺,他必然會避免走這條路數,讓目標讀者看得費勁傷神能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嗎?透過作家的研究,加入巧思編織而成的小說,能再度提醒我們世界上曾有著或是正在進行著納粹與猶太人,以色列與阿拉伯人的悲劇,當然是件好事。但也有許多天真忠實的小說讀者以為書裡與現實世界無二,以書裡的世界取代現實世界,或是以書裡看世界的態度邏輯代換成自己的態度邏輯,是件蠻可怕,只要是讀者都需小心。書店裡常聽到這類話,客人跟朋友推薦「你應該看這本《追風箏的孩子》來認識阿富汗!」或是「看《偷書賊》你就知道納粹統治下的老百姓都怎麼過日子」,這不是太以偏概全了嗎?
 
嚴苛來說,這本書的歷史文化背景像是新聞報導式交代過場,並沒有產生人物與歷史深切糾葛的巨大張力,在歷史的洪流裡沉淪、掙扎、滅頂,與這方面的大師如葛拉斯、雷馬克,差了老大一截。分成四部,以四個四代間的6歲小孩串成一部家族史,雖有獨到之處卻也破碎不完整,沒有好收尾;但是南希˙休絲頓除了要將各特定歷史時間地點融入小說情節,還同時要處理家庭中各種關係的衝突,其實已經有很大程度的努力與誠意。
+++++++++++++++++
他山之石:
+++++++++++++++++
格內相關閱讀:
+++++++++++++++++
書名:斷線 Lignes de faille
作者:南希休絲頓 Nancy Huston
出版:2008,台灣:木馬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書店」不起眼的發燒友

過了下午五、六點,終於將今天新到的中文與外文雜誌上完,逼近下班時間,才有空將有聲品,包括CD、DVD上平擺桌上架。環顧我的有聲區,還是一片青黃不接新舊參差的模樣,站在CD的平擺桌前正想著如何上新品下舊品時,背後有個音量頗大音樂聲傳來,蓋過店內播放的背景音樂、牆上電視的聲音、以及樓上健身房傳來的咚咚咚節奏。心想是不是有小朋友好玩地將試聽機音量調到最大,又跑去別處嬉戲。轉頭一看,聲音從一個被對我中年男子頭上掛的試聽耳機傳來,他一邊聽著耳機中音樂,一邊專注地看著牆上LCD的電影,好似電影和耳機中的音樂是有關聯的。其實不是。客人愛聽大聲的音樂,也是他的自由,我轉身繼續忙我的事。過了一會兒,又有新的聲響加入,原來是男子跟著哼唱起來。

我繼續新品上架,突然櫃台喊我的名字,原來是剛才那位男子手裡拿著一張方山唱片的CD,問有沒有進口版。「這個歌手我買過好幾張,都是進口版的,同樣也是方山進的」老實說我還真的不清楚,進電腦查也只有查到一種版本。跟客人回覆,他有點失望,但還是唸唸有詞兼副種教育的神情,「台壓版不行的,同一張CD用我家大系統推,實在差太多,我都只買進口版」聽到「大系統」這三個令人肅然起敬的三個字,我抬起頭來仔細端詳這位先生,上身穿著一套皺皺的深藍色的便宜外套,戴著至少是十年前款式的退流行眼鏡,頭上是一頭茂密稍嫌凌亂的頭髮,看起來是像是鄉鎮裡常見的為生活操勞的中年人,非常不起眼;他看我迷惘的神情,似乎有點失望,繼續試聽音樂。過不久,他身旁多了另一位裝扮樸素的中年女子,跟他一邊聽著音樂,一邊交換著心得,應該是他老婆。突然耳後又傳來一陣高聲,「妳看,我才在想怎麼這麼好聽,原來就是KKV錄的」「對阿,KKV錄的就是這麼好聽」。他流露一股興奮的神情,手裡拿著凱莉布蕾妮斯《2008超級現場精選》那張CD,並且叫住了我,指著上面文字介紹裡的「KKV」字樣,再一次上課「KKV的錄音技術是世界頂尖的,只要是他們出的就是品質保證」,女子也加入「KKV每一張都很好聽」介紹完KKV,又跟我熱情地介紹歌手「這個歌手一定要聽,唱歌超級好聽,我每一張專輯都有」

當晚,這位熱情的發燒友不停告訴我一些音樂二三事,撇開稍微延誤工作這部份我其實也不討厭,也好奇我觸及不到也沒有財力支持的發燒友世界,到底都用怎樣的態度聽音樂、怎麼挑細CD版本、錄音,還有要怎樣才算得上是「大系統」,聽起來到底差別多大?這些問題都放在心裡,或許下次與他巧遇時,他又會自動碎嘴地與我分享。
++++++++++++++++
格內相關閱讀: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音樂」聽Neil Yonng尼爾楊《Chrome Dreams II黃梁一夢 II》:帶勁的老搖滾


Neil Young是極少數從六O年代跨越數十個年頭至今,一直都能推陳出新引領潮流的音樂巨人之ㄧ。常常聽到他的名字,在歷數每個年代的經典專輯中,在這幾年各媒體的新發行音樂推薦名單裡,在樂團、歌手的景仰者中。我心想懾於他的威名,總有一天會來聽Neil Young。

 2007年他發行新專輯《Chrome Dreams II黃梁一夢 II》,《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只給了三顆星評價的評價, 就不太放在心上而擱著,2007年各大音樂榜的年底回顧,照例要選出推薦專輯,《Chrome Dreams II》雖然不受滾石的青睞,卻出現在好幾家音樂媒體如Mojo、Uncut的推薦中,Allmusic也給了它4顆星,頓時讓我印象深刻。有天深夜晃到信義音樂館,便記得特別找來試聽,一聽就非常喜歡,不論裡面多變的各式鄉村音樂、還是重金屬、搖滾各式曲風,都蠻合我脾胃,於是就直接買下。

這張專輯有些許鄉村音樂,但以搖滾曲風為主,如果喜歡聽搖滾的樂迷應該會蠻喜歡的。第一首〈Beautiful Bluebird〉是首舒緩的鄉村音樂,歌詠在路途中邂逅的青鳥,第二首〈Boxcar〉曲調激揚起來,有種天地任我行的瀟灑,第三首〈Ordinary People〉長達18分11秒,一開頭用威猛的電吉他開始整篇長敘事,完全不理會一般流行樂限定在三、四分鐘的規格,而且因為歌詞是一步步地推進著整篇議論,也不覺得冗長。副歌裏的合聲也蠻特別的,有許多同樣的歌詞和聲還比主唱的聲音早出來,呈現一種特別的層次感受;不過後面第九首〈No Hidden Path〉長達14分鐘我就不喜歡,因為歌詞不多,副歌一再重複頗見累贅。第四首〈shing light〉用鋼弦吉他伴奏,是首簡單溫暖的歌。第五首〈The Believer〉是也是首輕柔的情歌。第六首〈Spirit〉又走回剛猛的搖滾路子,勸戒人早點迷途知返。第七首〈Dirty Old Man〉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述說老無賴漢頑強的生存之道。第八首〈Ever After〉又回到鄉村曲風,描述僅管世界上太多無解和無可奈何的事,但他還是滿足於眼前的幸福。最後一首〈The Way〉是首輕柔的歌,編排大量的和聲,結束在相信終會找到幸福之路的信念中。
++++++++++++++++++
他山之石:
++++++++++++++++++
格內相關閱讀:
++++++++++++++++++
專輯名:Chrome Dreams II黃梁一夢 II
歌手:Neil Young 尼爾楊
曲目:1. "Beautiful Bluebird" 、2. "Boxcar"、3. "Ordinary People"、4. "Shining Light"、5. "The Believer"、6. "Spirit Road"、7. "Dirty Old Man"、8. "Ever After"、9. "No Hidden Path"、10. "The Way"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電影」看 Kevin Lima《曼哈頓奇緣》:自嘲的迪士尼電影

曼哈頓奇緣有一條很簡單的故事線,在童話世界裡艾德華王子即將迎娶公主吉賽兒,後母麗莎皇后必須交還王位,為了不將王位交還,的後母變裝成老婆婆,將吉賽兒推入魔法許願池,吉賽兒卻因此來到現代紐約;這部迪士尼電影結合了動畫和真人,略帶「叛逆」性格,有許多嘲笑童話世界天真想法的橋段,片中許多最好笑的片段都是迪士尼自嘲的結果。吉賽兒可以唱歌召來動物幫忙打掃,在童話世界裡會出現松鼠、小鹿、大象、鸚鵡...等可愛動物。可是來到紐約,吉賽兒想一展長才幫忙律師羅伯整理家裡時,歌聲招來的卻是蟑螂大軍、成群老鼠、一群野鴿子,結果就是蟑螂用身體擦盤子、老鼠掃地之類的超級噁心場面。王子也來到紐約,用歌聲召喚吉賽兒時,被認為是神經病還被自行車隊撞。也諷刺卡通、電影裡的主角老愛唱歌代替說話傳達心意。

片頭給小朋友看典型天真的迪士尼卡通,公主唱歌招來小動物唱歌,英勇的王子邊殺怪物邊激昂唱歌的劇情,我看得真不舒服,畢竟離適合看這種卡通的年紀已太過遙遠。其實小時候還真的喜歡看這類卡通,一直到有天看玩具總動員電影時,覺得假假的並不怎麼好看,後來就沒有真心喜愛的迪士尼動畫,就連宮崎駿的電影也是如此。唯有像「攻殼機動隊」、「怪物」那種成人卡通才感到精采;電影場景換到現代紐約,那群童話人物還是依著童話世界裡的準則行動,可是就會產生許多笑點和變形的橋段,此時電影也是比較偏向現實世界的大人角度來看整件事,編劇也設想出許多童話與現實的有趣火花。忠心的老僕人還是帶著毒蘋果想來毒死公主,可是來到紐約就要有點變通,變成公園裡賣焦糖蘋果的小販,酒吧裡調蘋果酒的酒保;基於喜劇及迪士尼電影的基本原則,電影最後還是有個圓滿結局,只不過稍為另類些,公主和王子沒有在一起,卻也找到心愛的另一半。
++++++++++++++
他山之石:
童話的現實情人節-曼哈頓奇緣   蠻喜歡這類活潑又有重點的影評文,自己卻寫不太來
++++++++++++++
格內相關閱讀:
++++++++++++++
片名:曼哈頓奇緣 Enchanted
導演:Kevin Lima
編劇:Bill Kelly
演員:愛咪亞當絲 Amy Adams、派翠克丹普賽 Patrick Dempsey、詹姆斯馬斯登 James Marsden、蘇珊莎蘭登 Susan Sarandon
國別:美國
上映日期:2007/11/21北美、2008/02/07台灣
製片預算/全美票房/北市:不明 / 1億2540萬美元/4011萬台幣


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散文」白痴

「白痴」是個我們常常聽到人說出的詞,一般有兩種狀況會使用到。一種情形是跟朋友開玩笑打鬧、做了些蠢事,脫口損對方「白痴」。另一種情況常見於上級對下屬的表現成果極度不滿,下屬將工作搞砸了,而痛罵他「你是白痴嗎!」不管程度輕重,「白痴」都代表劣等、低下等負面意義,表達我們對人的人身或是行為的厭惡;但「白痴」這個詞是並不只是個形容詞,也是個名詞,現實生活中裡真的有一群智能不足的人們,是我們俗稱的「白痴」。可是當我們真正碰到時,一般正常受過些教養成年人都不會稱他為白痴,反而更加小心,僅僅放在心裡。即便是那些開口閉口拿「白痴」當口頭禪的人。我們歧視著別人,卻不肯相信自己有歧視,卻在笑鬧間、或是情緒激動時,潛意識裡的真實自我才會露面。

小學時就是這樣被老師教導的,不可以隨便罵人「白痴」,尤其是遇到真正的「白痴」,這樣人家會傷心難過的。以前老家附近的三合院就有這一號人物「阿才仔」,我還是孩童時他就已經20多歲,總是眼睛瞇瞇張開斜嘴流著口水,對著每個碰到的人揮舞著雙手、有時興奮或是生氣時還會跌跌撞撞地快步近身。在小孩的心中,他是個怪獸般的存在。每次放學回家路隊經過阿才仔家時,總是會小心提防,生怕阿才仔會站在他家的大稻埕。平安無事時,我們瞄著他,他看著我們,快步走過。有時他心情不好時,就會追出來,我們嚇破膽使勁的跑,有時靠著他步伐大追得近了,還會感受身後直呼的熱氣,以及被他的口水噴到頭髮、脖子,儘管緊張的情況常見,但印象中也沒有什麼人被他抓到過。他有事沒事會瘋狂追出也不是沒有來由,一般孩子當他是妖魔鬼怪,調皮的孩子則當他是有趣的戲弄對象,故意在遠處拉長音大喊「阿才仔—白痴—」,再拿小石頭丟他,等他生氣抓狂時衝出時,跑給他追。阿才仔也不太能分辨丟他的是哪個,漸漸就變成追小孩的阿才仔。

阿才仔頂多在家裡附近走動,不出方圓200公尺,最遠會來到街上的雜貨店以及土地公廟拜拜,有時有家人陪同有時沒有,鄉間鄰居的態度帶著點害怕、容忍、諒解、可憐,也不太干涉。家裡以關愛從小將他養大,沒受過什麼啟智教育,也沒有送去收容。小學後上學路線不再經過阿才仔家,偶爾才會看到他,有時一隔還好幾年。大學偶然騎機車又經過附近,太陽已西沉,暮色和夜色交接,天色昏暗還染了點昏黃,覆蓋著已收割完的枯黃無生氣的稻田,冷風在曠野裡更加狂放,不自覺頭就轉向大稻埕,阿才仔正肅立著,面貌跟以前不太一樣,留了一字鬍,雜亂斑白。沒有流口水,也沒有平常的癡迷傻樣,就像個正常中年人。惟獨眼神空洞地望著遠方,遠方四望唯有稻田、竹林、排水溝與混濁灰暗的模糊遠景。

有次回老家,母親提到阿才仔最近過世了,言談間像鬆了一口氣又像是遺憾,或許也同是街坊的心聲吧。雖然在家庭的保護傘呵護下平安成人,卻一個朋友也沒有,不知他是以怎樣的心情走完這一生。
++++++++++
格內相關閱讀:
海鷗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電影」看 Matt Reeves《科洛弗檔案》:非大怪獸片也

《科洛伏檔案》雖然標榜是科幻大怪獸片,可是不管在宣傳和電影拍攝手法上都跟這類型的電影不太一樣。一般的預告片大怪獸都會張牙舞爪的現身,然後大肆破壞。可是科洛伏檔案只有驚慌的當事人訴說以及怪獸的影子。一般這類型電影都會像拍生態紀錄片鏡頭花很多時間鎖定補捉大怪獸的身影以及各種破壞行動,呈現其真實、威猛、兇殘、迅捷,就像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可是這部片每次怪獸出現都一下就閃過時間非常短暫,不然就是鏡頭晃動中拍得模糊,真正展現全貌、身體細節的鏡頭也很稀少,正片從頭到尾都一直搞神秘。
《科洛伏檔案》可以說它別出心裁也可以說它反傳統,典型大怪獸電影迷或許十分憤慨:「大怪獸都不大怪獸了!」首先這部片是以紀錄片的形式發展,以類似恐怖片《厄夜叢林》的手法讓人深入其境。但由於掌鏡者是沒有經驗的新手,鏡頭晃動嚴重,很多大爆破大毀滅的場面,怪獸的行動,都在模糊、晃動中帶過,細節都沒呈現,省卻了不少特效經費又能自圓其說,但其實看多了就會覺得疲乏和無聊;在新首拍攝的偽紀錄片的形式下,電影變成既要拍得沒有重點又要有重點,持續產生矛盾;因為是新手,所以鏡頭會亂晃、還會追著奇怪的目標,比如說掌鏡者喜歡的女生。但是又要拍入讓電影情節推動的關鍵點,所以他又突然變成超級高手,在怪獸身影突然晃過的零點幾秒間捕捉到鏡頭;此外大怪獸出現的原因為也不明,一般都會出現的解釋這部片也都沒有交代。
理應是主角的大怪獸一直是個配角,劇情主要環繞在曼哈頓突遭襲擊,朋友愛人之間不離不棄的逃難生存片段,雖然說故事的方法特別,但是看到最後卻有些空虛,因為觀眾期待、該有的「真材實料」實在略嫌貧乏。
+++++++++++++++++++++++++++++
他山之石:
+++++++++++++++++++++++++++++
格內相關閱讀:
+++++++++++++++++++++++++++++
片名:科洛弗檔案 Cloverfield
導演:Matt Reeves
編劇:Drew Goddard
演員:麥克吳吉 Mike Vogel、Michael Stahl-David、Lizzy Caplan、Jessica Lucas
國別:美國
製片預算 / 全美票房:2500萬 / 7604萬(4週)
上映日期:2008/01/18北美、2008/01/25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