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夏日的blog傳說day 3-----8月1日-----鮮于樞「透光古鏡歌」

 帖碑名:鮮于樞「透光古鏡歌」



 


鮮于樞是元朝人,終生不仕,享年46歲,在書法家中算是短命的,一般而言書法家都蠻長命的,書法也算是種沈靜心靈、練氣的方式,可以養生。鮮于樞的字走得是剛強雄健一派,當初接觸這本字帖,同樣也是因為我的字過於秀弱,老師建議我寫寫這本矯正。,雖然不知道原蹟是多大。手邊的字帖上面剛好就是約12公分的大字,臨字時完全不用靠「心靈影印機」放大,省事多了。一般而言字帖原蹟都偏小,翻印成字帖時須放大比較好臨寫。不過我們的腦袋原本就是座可放大縮小的影印機,稍加訓練後,可以把字縮小或放大臨在另一張紙上。就像我們畫座房子也不需要畫的跟真的一樣大,都會自動縮得小小的呈現在畫紙上。



這本字帖寫起來酣暢淋漓,大開大闔,並不用過於重視細節,寫來心情也會開闊起來。一寫就寫了四張。雖然還有繼續寫的興致,不過時間也不早,明天又要搭火一大早車回台中老家,就暫且擱筆。明天如果還有精神,或許可以到美術館旁的黃記買買紙筆,不知是不是念舊心理作祟,總覺得黃記的紙筆特別好寫,來台北買的東西都不甚滿意;今日的練習如下:





附帶一提,這次使用的字帖是影印版的「元明書家翰墨集英」,顧名思義這本書收錄一些元明書家的精華,不用一本本去尋找購買字帖,如果有原版我也想買,不過原版早救不知道何處買,只好借來影印。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屬於小眾的的書法字帖上,如果在書店錯過,可能再也無緣買到,容易絕版或缺書。然而好版本又很重要,十本模糊的爛版本,不如一本清晰的好版本。可是如果買不到,只好跟同好借來影印。這也是學書人常常會有很多影印字帖的原因。


 


用具:

影印版「 元明書家翰墨集英」

黃記筆墨莊「中白鶴」

 吳竹墨汁

「蕙風堂」槽底紙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夏日的blog傳說 day 2 -----7月31日-----趙孟頫「閒居賦」

 帖碑名:趙孟頫「閒居賦」

 


現在的碑帖出版得很多,尤其是中國的過來的字帖常常只需要幾十元。不過趙孟頫的「閒居賦」還是比較少見一點,我買的是日本二玄社的版本,印刷品質超一流的,不過價格也要五六百塊。之前老師說我的字過於秀氣,便叫我寫寫這本比較雄渾的行書字帖,雖然一開始不習慣,不過寫久後也慢慢喜歡上它,甚至勝過於王羲之「蘭亭集序」。

選用的筆方面,雖然我比較喜歡林榮森老師的兼毫「誰與爭峰」,不過能力不足,用小筆寫12cm左右的大字就顯得吃力,只能用黃記的「中白鶴」練習。用的紙是在蕙風堂買的對開槽底紙一刀550元。(一刀即是100張),我用將紙才裁成一半,寫大概可以三行20個字。今天寫了3張。



暑假書法課也休息,我也怠惰許多,大概有一個禮拜多沒寫了。狀況不是很好。有時也會擔心沒有老師指導會不會很危險誤入歧途,越寫越糟。所以暑假也就怠惰起來。不過趁著這次夏日blog傳說就來好好練練。雖然每天寫一種,流於雜亂、很有走火入魔的可能,不過就來試試看吧!以下就是今天的成果:



 


用具:

黃記筆墨莊「中白鶴」

 吳竹墨汁

「蕙風堂」槽底紙

二玄社「故宮法書選8:趙孟頫」




















2006年7月29日 星期六

夏日的blog傳說 day1 -----7月30日-----怎麼開始寫書法呢?

書法算是一項非常簡單划算的休閒活動。只要有筆、紙、墨汁、小碟子或硯台,最好再加上一本臨摹的字帖,就可以開始動手。雖然書法現在寫得人很少,變成一樣藝術活動,不過在中國古時候是很平常也很頻繁的活動,因為寫字就是用毛筆寫。


古人每次要寫都要開始拿起墨條磨墨,現在科技發達,有現成的墨汁可以使用,省事多了;一般初學者練習最早都是用毛編紙練習,就是小學上課一大格裡有九小格的九宮格紙,便宜好用,正反都可使用。毛筆幾百塊就可以買到一支很不錯的筆,要到筆墨莊買,不要到書局買,通常最初的一枝筆會是兼毫,因為各體都適合寫;接下來找一個小碟子裝墨汁,墨汁用幾十元的「吳竹墨汁」就很好用。接下來剩下最後一個步驟:選用字帖。一般來說,大家都以楷書入門,最常選用的是唐代楷書四家顏柳歐褚習用,最常被選用的是歐陽詢的「九成宮」,我自己則是從「皇甫誕碑」入門。



一切都準備就緒,就可以拿起筆來,開始依樣畫葫蘆囉!



ps.最近參加樂多的「夏日的blog傳說」,連續三十天post文的挑戰,我的自選項目是「每天臨一種碑帖,連續三十天不重複」。

這項活動詳情可看
這裡














讀 《賴聲川的創意學》



 
創意是可學習的嗎?一般的想法是不能。不過賴聲川並不認為如此,這本書闡述他對於「創意」的概念和想法,更提出一套可學習的方法。將創意的學習分為兩部分:智慧和方法,也是點子的形成和執行。更強調前半部份,坊間、學校所談的創意學習多是方法面的學習,卻撇開「智慧」不談。不教人如何長智慧、培養心性。雖然用佛法的角度切入,會讓人感覺在傳法。但以一種開放的心態靜靜思考。未嘗不是如此,創意有高低,背後如果有個更高的文化涵養和智慧支撐,創意才會有深度有撼動人心之處。
這本書提到現在的教育(包括西方)只教「知識」,不教「智慧」。同樣的話也曾聽杜老師說過,的確很有道理。庸庸碌碌過一生怎麼是個了局,我也期盼能有個收斂本心,成就「智慧」的一日。




-----

2006年7月27日 星期四

讀 賀景濱《速度的故事》

 

「如果GG不長在GG的位置,你覺得好不好?」我聞了一下酒杯,最先逸出來的總是花香。

「要是GG長在手上,雖然可以自體口交,可是煎魚時會燙傷。」

「要是把GG藏在腋下呢?」

「那蛋蛋會被夾得哇哇叫。」

「要是GG長在背上呢?」

「歹勢,那就不能打手槍囉。」

「這麼說,GG是長在它最理想的位置囉?」我喝下今晚第一口酒,好爽。

頭殼空空沉吟半晌:「如果GG有意志的話,會甘心躲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嗎?」

我也想了一下:「如果GG能夠出頭天,那GG會朝愈來愈大的方向進化,這世界就找不到可愛的小GG了。」

......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巴〉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賀景濱的小說,可能是:充滿幽默感,題材新穎的哲思小說。他是今年林榮三百萬文學獎的得主,昔日的時報文學獎得主。雖然得過大獎兩個,但因為隔了多年再提筆,大家都忘了有這個人。名字很陌生,,但賀景濱多年前也曾得過時報文學獎。只是停筆多年。據他的說法,想寫些不一樣的東西又寫不出來,於是耽擱下來十多年。這次重出江湖,是豐厚的獎金引蛇出洞嗎?

小說本身充滿許多科學知識,駕馭科學材料非常得心應手,會以為他有理工背景,其實他是政大中文系出身。裡面人物常作些哲學思考,哲學家名字、理論也滿天飛。小說人物有時還會討論起哲學來。〈去年在阿魯巴〉有個情節是主角跟一個程式相遇,在討論哲學中達到性高潮。既有趣又荒謬,也難保未來世界會不會是這樣!?綜合來說,是本很不一樣的小說,在科幻和純文學小說兩端馳騁,高明不落俗套。

 

 

 

 

-----
 

2006年7月23日 星期日

讀 鈞特‧葛拉斯的《鈴蟾的叫聲》

 

 

《鈴蟾的叫聲》描寫德國藝術史教授亞歷山大和波蘭古蹟修復師亞歷山德拉在市場邂逅,交往過程中激發的一個想法:建立一個「和解墓園」。因為一戰和二戰影響領土變動,故事的發生地點「但澤」,曾是波蘭領土,後來變為德國領土,最後又變為波蘭領土。許多德國人無法回到故鄉,因為故鄉已經變成別的國家。這對情侶設想建立一個公司,協助德國人回到波蘭安葬,原本是立意良好的點子,卻慢慢變質。已死要遷葬的人很多,生意興隆。還活著等著到波蘭安眠的也很多,在附近設立了德國養老院,死後直接下葬。時間推移,越變越誇張,為了給大批掃墓的親人居住和休閒,準備建立旅館、高爾夫球場、休閒設施...等,儼然變成德國有錢人的「租界」。亞歷山大和亞歷山德拉失望之餘,決定退出公司理事...

 

葛拉斯擅長描寫「大題材」,這次也不例外。「和解」公墓糾葛著德國波蘭兩國的恩怨。因為戰爭的關係,許多人離家背景失了根,再也回不去故鄉。在歷史題材、時代精神的掌握下,葛拉斯是頂尖高手。歷史環境變動下所造成的悲劇和荒謬,每每在葛拉斯的筆下再現:另外,這次也血淋淋地寫出一切以利益為最高前提下的商業精神,是如何糟蹋一個立意良善的東西。原本以「和解」為目的的墓園,卻引發另一股災難,典型的「種瓢仔生菜瓜」;拜上次讀《法國中尉的女人》之賜,比較敏感注意到這本書的後設手法,作者常跳出來述說如何根據亞歷山大提供的資料寫作,哪裡部分是作者臆測哪部分的資料有問題,如何取材、選擇。故事一邊進行,作者也常跳出來跟我們說話。在這種寫法下,視角變得多元,同一份材料能討論的層次更多。

 

這本書目前只有簡體中文版,雖然排版印刷讀起來不太舒服,也只能將就了。


書名:鈴蟾的叫聲

作者:德,鈞特‧葛拉斯(Guenter Grass)

譯者:刁承俊

出版社:上海譯文

 

 

 

 

-----
 

2006年7月14日 星期五

看莎莉賽隆的《倩影刺客》



21世紀人類遭受一場致命病毒的大災變,倖存的只有少數人。找到疫苗的科學家組成專制政府,這一場專制就專制了四百年。不滿在人民裡一直醞釀,異議份子也聯合起來想推翻政府,靠的是暗殺。時間來到26世紀,伊恩芙拉斯(莎莉賽隆飾)是組織內頂尖的殺手,被派去暗殺政府最高領導人。但臨下手之際,卻下不了殺手,內心有股抗拒的情緒,結果被逮捕。領導人不忍殺她,道出了真相,他們前世是夫妻,這一代只不過是複製人...


又是一部講複製人的片,這種好萊塢科幻片的風潮已經燃燒好幾年,拍的繁多但新意缺乏,這部片也是如此。莎莉賽隆賣弄漂亮精悍的殺手魅力很成功,然而畫面精彩但內涵不夠往往是好萊塢的通病,不會讓人震撼到。更糟糕的話,會有讓觀眾有種:走也不是(已經花了錢),不走也不是(在座位上腦袋空燒又難熬)。所幸這部片還有漂亮的莎莉賽隆,就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倩影刺客Aeon Flux


導演:Karyn Kusama

演員:莎莉賽隆 Charlize Theron

            Marton Csokas


            強尼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Sophie Okonedo

發片商:UIP

出品國:USA

上映日期:03- 03- 2006




讀卡洛斯˙M˙多明格茲《紙房子裡的人》



英國劍橋教授布魯瑪預言自己會手拿狄金森的詩集死去,她在購得詩集珍本時果然被車撞死。接替她位置的教授收到一封來自厄瓜多的信,署名給布魯瑪,裡面是康拉德的《陰影線》,上面佈滿了水泥碎屑。教授好奇心被激起,於是遠赴他的故鄉厄瓜多尋找答案。到了那裡,他聽到一個傳聞,有位叫卡洛斯的失心瘋藏書家用書築了一棟房子,還住在裡面。而這人跟布魯瑪大有關係。

《紙房子裡的人》是部關於愛書人的書,裡面談書籍的種種趣味幾乎跟故事情節等量齊觀。裡面夾雜許多趣聞,如曾經有狗被世界名著害死,因為他發狂啃食一部大部頭作品,結果消化不良而死。也談到藏書家的各種類型,書裡有兩位藏書家,當教授來到藏書家的家中,小說節奏也放慢,鉅細靡遺的描述書架的設計外表光澤氣味、與眾不同的分類法(如莎士比亞和馬婁不放在一起,因為他們互控抄襲)、選購的標準...等等。讀這本書愛書人一定會充滿樂趣,可以得知許多書籍的趣聞知識,比較藏書家和自己有何不同,比如說卡洛斯的書籍排列根據作者的愛恨情仇,我自己則是沒有邏輯可言,有空間就放,只有自己找得到。裡面也談到各種藏書家,有人競逐高價的珍本書,一本都幾十萬起跳。有的專收集某個時期,如18世紀的文學。也有的只要是書什麼都收。看到有人能為書傾其財力,真是令人讚嘆。(當然藏書家中也有不少是專靠書籍買賣的商人)

這部小說是個小品,用書造房子的點子很有創意。小說可以讀讀看,不過更令我感興趣的是裡面關於書的種種。


書名:紙房子裡的人

作者:卡洛斯˙M˙多明格茲

譯者:張淑英

出版:台北,遠流,2006

 

 

 

 



2006年7月12日 星期三

久違的鳥達、建隆和逸


回台中跟高中好友文達、建隆聚會,原本還有一個皓剛,不過他要工作沒辦法回台中。雖然只有三人,不過也一年多沒跟大家見面。我在台北謀生,文達和建隆在台中,之前皓剛還在台南,四個人要一起橋出時間真是難上加難,所以約了好幾次都流會。

聚會地點依舊是逢甲麥當勞,我已經早到五分鐘,向來遲到的文達居然已經在街角吃起冰淇淋。他一邊吃著一邊跟我說:就我們兩個,建隆直接過去。每次都要三等四等,等半小時到一小時,這次居然提早出發。到了中港路漢口路交叉口的燒烤,建隆也已經在帶位區「納涼」,怎麼遲到大王們都反常!


燒烤299吃到飽,有魚有肉有蔬菜還有湯,全出個一遍大概就飽了,還可加點。這麼美味又划算價格,台北騎機車打超白光都找不到,讓人想滴下兩滴眼淚,在台北吃掉我薄薄荷包不少錢啊!文達還是這麼積極活絡,沒有休息的一天,當完兵等入學這段期間,忙著補日文、英文,假日還到天香回味鍋打工。建隆年初就退伍,現在整天在家裡打魔獸,錯過了一次長榮的報考。文達用一種鼓勵語氣對建隆說:振作點,別這麼頹廢下去!怎麼這麼耳熟,以前他也「賜教」過我。
 
吃飽喝足,原本想去唱歌,到了闔家歡進了包廂,問起消費模式,居然一小時要三百多,我們連忙說聲再見。改到百事達租片到文達家看。三個常看片的人聚在一起的問題是,起碼有一個人看過,真是租無好租。最後租的標準是只要都沒看過就好。結果租了布魯斯威利一部講談判專家的妻女被綁架的故事。片名都忘了,節奏拖曳看來又情節又有點莫名其妙。不過文達的媽媽依然非常好客,準備了荔枝和葡萄請我們,還有他們家的夫妻鳥、九官、斑文鳥陪伴我們。


依然是浪擲時間消耗我們相聚時光,這麼多年的「好友生涯」我們一直都是這樣走過,「伊是我兄弟」的感覺也是在每次每次的聊天打屁休閒娛樂中,建立維繫起來。
 






2006年7月10日 星期一

讀大前研一《專業》





大前研一這本書叫《專業》,但大前研一談的「專業」不同於我們一般所認知的:精於工作內的大大小小事物,在某個領域內很得心應手。大前研一談的專業重點在於:為顧客設想。從這個角度思考工作的新作為、新設計。為了顧客利益不斷精益求精,甚至不斷質疑上司所下的命令,進而去挑戰。積極、主動、為顧客的心態才算是「專業」。
 大前研一的專業概念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多為顧客著想」這個概念在服務業已經不新了,但是1.普遍用於任何工作,2.為顧客不惜挑戰上司權威,這兩點卻很有價值。不過第二點在執行上會有一定的難度,一般上班族都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上司交代什麼就做什麼。要能時時質疑上司、挑戰建言新的工作程序,進而付諸行動,是一項艱難的事情。即便在階級觀念不那麼重的公司裡,每個員工都有一堆意見,挑戰上司交代的事項,恐怕會出蠻多狀況的吧!

--------------------------------------------------------
書名:專業---你唯一的生存之道
作者:大前研一
出版社:天下




-----

2006年7月4日 星期二

讀尼采《悲劇的誕生》




有位五十多歲客人買了李維史陀的《神話學》,遇到品味這麼高的客人,忍不住與他攀談問他為什麼要買這本書,他引了張錯的〈柳葉雙刀〉
不可再以生死相許,
    只能以殘餘的今生,
    報答當年令你蒙塵的遺棄。」

年輕時一直想看的書,到老一直念念不忘,這位客人也算是半個書癡!不知道到老,會有哪些書是我念念不忘的。

最近解決了一段四年前的「孽緣」,把左岸出的尼采《悲劇的誕生》看完。四年前曾從大學圖書館借回一閱,不過卻沒看完,那時還是大本的。現在市面上大本已經絕版,這次重看的是內容完全一樣但開數比較小的版本。其實放書架上也快一年,可是這禮拜才狠下心把它看完,厚厚的八百頁,以一天一百頁的速度解決,是讀哲學書少有的勤奮。

這本書完整收錄的尼采的早期著作《悲劇的誕生》,節錄他一些重要作品,是直接接觸尼采著作的捷徑。不過缺點是錯字太多,校對不大仔細;尼采文采高,文字很有蠱惑力,在哲學書裡算是很有趣的。儘管不懂的地方很多,但偶爾也會有領會處。世界上有個更高層次的世界,透過哲學書才能觸及到一些。雖然可能達不到那個境界,但跟著高智慧的心靈走一遭還是很過癮的。高度的腦力激盪,訓練一下駑鈍的腦袋。偶有所得,就值得高興了。



書名:悲劇的誕生
作者:尼采
譯者:周國平
出版社:左岸






2006年7月2日 星期日

讀愛特伍的《潘妮洛普》



 

潘妮洛普》是Canongate Books發起的全球32國神話改寫

的其中一本,由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操刀,

改寫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奧德賽》描寫的英雄奧德賽

打完特洛伊戰爭想要返家,一路上卻遇到重重險阻,遇到怪

獸、被女神迷惑,返家十年才到。他的妻子潘妮洛普為他守

了十年的城,儘管有許多的追求者覬覦,潘妮洛普還是堅貞

地等下去。原著是英雄主義式的流浪小說。在愛特伍的筆下,

轉為由潘妮洛普和十二女僕的觀點出發,變成女性主義版。

換個角度,揣度潘妮洛普的心態,重新詮釋了奧德賽。

 

改寫成女性主義版,是一個高招,然而除去了女性主義的重

心,似乎看不到這本書的其他層次和東西。令人有些失望。

這本書得到2005年的聯合報讀書人年度獎,亞馬遜的網站讀

者也給予極高評價,不知漏看了什麼東西嗎?

 

 

 

 

-----